灰夜之下(七)

最新网址:

    机械武装,千变万化,且可随使用者的兴趣偏好、认知提升、材料质量的变化等种种因素的变化而进行灵活的调整。

    因为功能的不同,或侧重于攻击、或侧重于防御、或侧重于工具辅助,单是工具辅助,也可因为使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无数种变化。

    因为范围的不同,又可大略氛围贴身类、近程类、远程类。

    对于完成了基物融合者来说,这些领域并无任何限制,理论上,只要个人的认知、经验、见识跟得上,就没有任何门槛。

    就说工具辅助,巧妙组合之下,就有无数种玩法,譬如章羽彤以拉花锯绳连接铁掌与铁腕,既可以作为在城市高楼间灵活行走的利器、同样也可以成为攻杀的利器。

    而工具的种类何止千万?

    所以,这一切追溯到最后,又变成了知识的比拼。

    而这恰恰是排楼区基物融合者们最为匮乏的,虽然通过种种手段完成了很低端的基物融合,但却没有系统的学习,没有知识,只有一些组织和个人的经验总结。

    所以,他们的一切手段,在章羽彤看来,就像是一群揣着黄金,却只知道把金子当成石块扔出来砸人的蠢货。

    因为知识积累的不足,无法通过种种工具辅助的巧妙组合达到“化神奇为更神奇”的效果,大多是直来直去的变化,不多的一些只能说还行的手段都能算成个人乃至一个组织的绝活。

    正是因为基础层面的欠缺,排楼区的基物融合者们普遍青睐于对热武器的使用。

    能用枪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拳用刀或者其他手段呢?

    前者直接高效,后者则有着更多变数,对个人的素质要求更高,且很容易身陷险地,若是稍微处置不当,就被对方一枪撂倒了。

    明明有更容易的方法,我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动那额外的脑子,关键是效果还那么糟糕?

    这是只要智商正常的人能想到的。

    可在章羽彤看来,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怠惰与放弃。

    真这么选,轻松倒也是真轻松了,可也相当于主动封死了自我前进的路,这比因基物层次而造成的限制更加隐晦,却更难破除,因这限制不来自于外界,而是源于个人自我。

    早在完成机械武装的第一时间,大概摸清了其特性,章羽彤就总结出了一个基本准则:无论是远程还是近程,能用冷兵器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使用冷兵器,只有在冷兵器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考虑有选择的使用枪炮。

    因为冷兵器的使用,包括以拉花锯绳连接铁掌,通过种种手段达到一定程度的控御,这都依赖于机械武装本身的设计与使用者本身经验技巧的配合,若是机械武装设计得当,使用者也有足够的经验与技巧驾驭,同样能达到惊人的效果。

    在此界,冷兵器与热武器不在于攻击远近,通过对机械弹性的巧妙利用,弩箭、飞针、梭镖……同样可以达到远程攻击的效果。

    冷兵器依赖于对机械、材料性能、使用者经验技巧的极限挖掘;

    而热武器则在这种种因素的基础上,还额外多了一项必要条件,在章羽彤,就是融合了暗金基物后,那如影而至的暗金光辉,那是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在破除某个桎梏之后的一项神奇收获,也是支撑此界道路的根本。

    这被此界力量者称之为“融合灵光”,简称灵光。

    这是所有完成基物融合者都有的,只是因为融合基物的不同而有多寡、色泽、和具体特性上的不同。

    热武器可以设计得非常精妙,同样也可非常简单,最简单的甚至只需要有枪管有子弹就成,威力怎么都不会太差,可以说非常粗暴,唯一的缺点就是对灵光的消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