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

    于是乎,周行人马所到之处,所有人都迅速躲闪到了一边,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迎敌。如是被周行冲了几下之后,这几百人的队伍终于崩溃了。

    且不说周行护着王瞻众人一路返回郫县,就说陈尧益州刺史府内,骑督许岩正和长史杜舒在剧烈地争吵,而一旁的赵旻却是面带尴尬之色。

    从杀死崔灿到骑兵突袭,这一切都出自许岩的安排。故此,许岩觉得自己应该是首功之臣。所以他在杀散城外众人之后,便回来问赵旻索要巴东郡监军一职。在他看来,巴东郡地偏人少,自己的要求实在不是过份。可他刚一开口,赵旻还在沉吟,杜舒却连道不可。

    许岩早就怀疑杜舒常常私下背着赵旻卖官,此刻他的要求被杜舒否决,含恨出了刺史府。他出门每走多远,正好碰见领着一队流民兵马前来的李旸等人。许岩心中一动,心道既然你赵旻杜舒你不仁,就别怪我许岩不义。他本是赵旻心腹之一,对于赵旻的很多计划都是知之甚深。

    对于这些流民,赵旻等人也是放心不下。杜舒和张璨昨晚给赵旻出了一计,要恩威并施。具体便是当明日李旸前来时,让人将其引入后室,然后借口他色心大起意欲qiáng • jiān 赵府女眷为由当场斩杀李旸。如此既已立威,又拔掉李享最锋利的一颗爪牙。然后再派人加封李享为将军,令其率兵效命。按照杜舒的说法便是,如此恩威并施,李享必然战战兢兢不敢生起二心。

    许岩叫住李旸,束声成线将杜舒的阴谋告诉了李旸。李旸闻言大惊。他虽然修为惊人,可遇到这种大事,素来都是唯他哥哥李享马首是瞻。此刻他哥哥又不在身边,他又是将信将疑,又是踌躇不前。

    “李将军,”许岩看他神色继续说道:“我许岩今日才算看清赵旻此人竟是如此愚蠢,而杜舒张璨两个小人结党营私妒贤嫉能。反正你我袭杀益州刺史大错已经铸就,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趁现在陈尧空虚,咱们二人联手一举将赵旻等人拿下,送与朝廷。如此,反倒是大功一件。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听了许岩这话,李旸更是大惊失色。

    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人物都是言必谈忠孝二字。他大哥李享前晚一直沉思到深夜才含着眼泪点头答应了杜舒。

    在杜舒离开之后,他大哥将他们兄弟叫到跟前说道:“行如此不忠不义之事,实非我本愿。只是这上万条性命系于我李享一身,实在是责任重大。西土短短二十年间,已经遭遇了两次兵乱,你我宗族乡人已有多人为此丧命。我们既然已经来到了益州,不到万不得已,说什么也不要返回西土。赵使君此举虽然不忠,可蜀地天险,只要突袭拿下剑阁关,便可安枕无忧。若是行动不利,你等便要在第一时间砍下我的人头,向崔侯负荆请罪。切记,切记。”

    李旸虽然修为极深,可人却是很简单的一个人。待他听到许岩这些话语,他感到深深地恐惧和愤怒。

    这人怎么就这么多花花肠子,怎么就这般反复无常。

    “许将军之语,我李旸不敢答应。”李旸在马上抱了抱拳,“我这便返回绵竹,一切听我大哥命令。许将军,保重。”

    看着李旸打马掉头率领众人离去,许岩恶狠狠地吐了口唾沫骂道:“巴氐蛮子,真是shǎ • bī 一个。老子刚才就不该告诉你那些,好叫你尝一尝杜舒的奸计。”

    赵旻在益州的叛乱对于大晋朝廷来说,最终竟然像是一场闹剧,而且是一场小小的闹剧。这场叛乱从起兵到平息一共只持续了三天,朝廷刚接到八百里快马急报,还未商讨出应对措施,这一大早,新任中书令的内黄公葛泰便又接到八百里急报,说益州叛乱已经平息。

    叛乱第一天,赵旻杀死益州刺史崔灿等人。叛乱第二天,由于流民并不听从赵旻的命令攻打剑阁关,赵旻又派了原犍为太守刘浮和督护常俊率领两万大军前去攻打流民。第三天,流民在领袖李享的带领下突袭刘浮常俊大军并大破之,随即骑督许岩背叛赵旻打开陈尧城门迎李享进入陈尧,诛杀赵旻等叛乱首领,并遣人上报梁州刺史罗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