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道友不死贫道(求订阅!)

    时间一晃就到了三天之后,这期间支援纸牌兑换的三十名草原骑兵和两门虎蹲炮还有一名文官已经全部到位。

    从兵营训练的另外二十名草原骑兵也已经到位。

    四座马场也已经全部建造完成,按照系统的说明,每座马场最多可以同时容纳一百匹马。

    也就是说四座马场可以同时承受四百匹马。

    当然,不是说有了马场之后就立刻会出现马,这显然太不符合系统的运行逻辑。

    要想让马场里面有马,就得花钱买马。

    从种类来看,既有战马,也有挽马和驮马。

    战马肯定就是打仗的时候骑得马,是属于最好的马匹。

    而挽马和托马虽然也能让人骑乘,但是主要的作用还是拉车和运货。

    从价格上来说,战马最贵,挽马和驮马想对更便宜。

    从性别上来说,母马比公马要贵。

    从年龄上来说,马驹比成年马要便宜。

    所以,这就需要沉墨根据需要采购不同的马匹。

    看完了价格,又盘算了一番手头现有的资金之后,沉墨首批采购了三十匹战马,以及二十匹挽马。

    三十匹战马除了要给那二十名没有战马的草原骑兵配备之外,剩下的十匹则是沉墨自己和法海等少林弟子以及传令兵的坐骑。

    十三名少林弟子有一半留在城镇中心承担防卫任务,所以日常跟在沉墨身边的就只有六人。

    沉墨又多训练了三名草原骑兵编入了自己的亲兵队里充当传令兵。

    另外二十名驮马则是用来拉车运货的,以后无论是日常运输需要还是跟野牛部落的交易或者出去打仗都少不了需要运输队的。

    另外,沉墨还购买了五十匹小马驹,其中公马十匹,母马四十匹。

    虽然是小马驹,但是只要它们每天饲养在马场里面,成长的速度绝对远超正常的马匹,用不了多久就能长大了。

    马驹的价钱可比成年马匹要便宜很多,所以在当下不急需那么多马的情况下购买马驹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

    不过马匹的确费钱,沉墨剩下的资产几乎消耗殆尽。

    不过现在暂时也没有用钱的地方了。

    不过沉墨还是用剩下的钱又建造了四艘武装运输船,让手中运输船的数量增加到了五艘。

    这还不包括渔船。现在码头上的船坞另外还造出了二十艘渔船。这二十艘渔船每天在鲁卡河上穿梭往来,将打捞到的鱼送到码头上,码头上有专门的农民将这些鱼进行简单的处理后送往各处的厨房。

    现在人多了,肯定不可能全部在一起吃饭了,沉墨作为领主有一个位于城镇中心里面的小厨房,专门供他一个人吃饭,有两个厨娘负责给他做饭。

    兵营里有一个大厨房,有专门的后勤队承担做饭任务。

    另外,内城也有一个厨房,专门承担在内城工作的人的吃饭问题。….

    在外城忙碌的人也有一个大厨房。

    虽然分成了几个厨房,但是大家吃的东西也都差不多。

    食物的种类还算丰盛,既有畜栏里面饲养的各种牛羊猪以及鸡鸭鹅这些常见的牲畜家禽的肉,也有狩猎获得的野牛肉以及羚羊驼鹿等,还有各种浆果野菜等果蔬。

    现在有了渔船,所以餐桌上每天都有鱼肉。

    鲁卡河附近没有人烟,河中的鱼数量非常的多,种类也很繁多。所以捕鱼队每天都是满载而归,

    不仅马场有加速生长的功能,畜栏更是如此,而且加速效果比马场更明显。

    那些家畜家禽们在畜栏里面生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传闻中那些

    打了生长激素的鸡的出栏速度。

    所以大家每天的营养都很充足,每天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肉吃,这就导致了所有人看起来都很健壮,包括那些女性村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