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之死

    鳌拜看着再次败退下来的部下,面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握着刀的手背上青筋毕露,显示出他内心此刻极度的窝火和憋屈。

    在豫王多铎和吴三桂被困沧州的消息传到了京城之后,礼亲王代善就带着包括他鳌拜在内的两黄旗大臣们前往多尔衮的摄政王府发难。

    鳌拜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急先锋的角色,一番话怼的这几年一言九鼎,威风八面的多尔衮面色难堪,无言以对,这让鳌拜心中大感畅快,让他心中当年因为皇长子豪格被多尔衮逼迫的无法即位给他们这些两黄旗的大臣们心中带来的那种憋屈愤满瞬间消散了许多。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多尔衮上位,重用的自然就是他手下的两白旗的人。

    而如果豪格即位的话,重用的必然就是两黄旗的人。

    所以多尔衮与豪格之间的仇怨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仇怨,更是满清内部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仇怨。

    现在多尔衮下台,皇帝还小,礼亲王代善虽然暂时摄政,但是迟早都要恢复豪格的王爵的。

    等豪格恢复了王爵之后,那取代多尔衮摄政也就是不远了。

    到时候他们这些一直支持豪格的大臣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跟着发达了。

    这次礼亲王带上让他鳌拜带兵来支援山海关,在鳌拜看来就是给他送功劳了来了。

    等到以后肃亲王豪格上位,那时候他鳌拜作为满洲第一勇士,必然会大权在握。

    所以鳌拜对于这一趟山海关之行很是重视,带着五千精兵出京之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山海关。

    可是他们还是来迟了一步。

    等他赶到的时候,发现山海关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一支陌生的军队刚刚占领了山海关。

    多尔衮入关的时候留下的守将刚林的脑袋正被挂在城楼上,一面残破的大清龙旗被扔在关墙之下,清兵的尸体还没有被完全清理,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

    看着城头上那面正在风中猎猎作响的红色大旗,上面一个大大的“齐”字,鳌拜这才知道赶在自己前面抢占了山海关的原来就是那支在德州击败觉罗巴哈纳和石廷柱,又在沧州困住了豫王都铎吴三桂,还全歼了孔有德的天佑军的齐军。

    虽然心中对于齐军的凶勐已经有了尽量高的心理准备,可是看到齐军出现在山海关的时候,鳌拜还是破防了。

    他万万没想到齐王沉墨的速度会这么快,行动的会这么早,眼光会这么的毒辣。

    从眼前的形势来看,这支齐军应该是在德州之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就打起了山海关的主意。

    两线作战一向都是兵家大忌,但是偏偏齐王沉墨就这么做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对自己,对于自己的军队充满了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的军队一定会是胜利的那一方,而清军必然会以失败告终,必然会撤出京城。

    所以他才会提前安排人马渡海来偷袭山海关。

    虽然鳌拜没有看见齐军是从海路过来的,但是作为身经百战的大将,他一猜也能猜到。

    虽然内心又惊又怒,但是作为大清第一勇士,鳌拜也没有就此撤兵,而是打算趁着齐军刚刚占据关隘,立足未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鳌拜很快下令部下开始攻城。

    他手下这五千人都是两黄旗的精锐,几乎每一个人都上过战场,都接受过鲜血的洗礼,死亡的淬炼。

    鳌拜对自己的部下有着充分的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很快将山海关重新夺回来。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短短的半天之内,他的部下对关墙发起了足足六次攻击,但是却都毫无例外地最终以失败告终。

    城头下面铺满了他们两黄旗勇士的尸体,有些甚至跟之前阵亡的那些正蓝旗的勇士遗体重叠在了一起,成了一对难兄难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