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吴三桂

    三千多关宁军冲锋起来的气势还是非常惊人的,上万只马蹄不断地敲击着地面,声势如九霄雷鸣一般摄人心魄。

    吴三桂经营多年,关宁军几乎都成了他的私兵,投入极大,几乎人人着甲,而且头盔上面还都带着面甲,只露出一双眼睛。

    武器则是以长刀为主,配有三眼火铳以及短刀手弩弓箭等副武器。

    三眼铳是明军中常用的一种火器,使用铁或粗钢浇注而成。

    外形为三根竹节状单铳联装,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个小孔。

    使用时在铳管内添加火药,最后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在小孔处添加火帽,使用时将火帽朝石头等发射台敲击,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

    在三眼铳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装有长度不等的木杆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冲锋开始起步的时候,点燃火绳,等冲到敌人跟前的时候火绳差不多也燃尽了,火药推动弹丸就喷出去了。

    由于是三个枪管,所以一次性至少喷出三个弹丸。如果里面装的是更小的铁砂,那喷出去之后就是一波强劲的金属射流,在近距离上能干翻一片敌人。

    这要是喷在身上,就算着甲,当场也能给人射成马蜂窝。如果喷在脸上,那亲妈来了也认不出来。

    发射完了之后,这玩意重新装填很麻烦,关宁军则会拿着他们当成铁棒子用来砸人。

    关宁军在辽东战场上靠着三眼铳给清兵吃了很多苦头,已经成了他们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

    这次面对首次交手的对手齐军,自然也把他们的这个法宝给祭了出来。

    在开始冲锋之后没多久,吴三桂估计这双方之间的距离,感觉差不多的时候,一举手,他身边的传令兵立刻举起了一面三角红旗在马上来回挥动。

    后面的骑兵看到之后就开始准备点燃三眼铳的火绳。他们的动作非常娴熟,哪怕是在快速奔跑的颠簸马背上也能准确地点燃火绳。

    为了保证火力的连续性,三根铳管的火绳是长短不一的,所以先回点燃短的,再点燃中不熘的,最后是最长的。

    这样在冲到敌军阵前大概二十多米左右的时候,最短的那铳管就会首先打响,然后声剩下两根也会相继打响,给敌人造成一阵强力打击。

    然后趁着敌人被这顿输出打的有点懵的时候,再拎着后面的手柄当成大锤子冲上去勐砸。

    一般这一番操作下来,敌人即使不崩溃也会士气大跌。

    然后他们再趁机一鼓作气继续勐打勐冲,然后敌人就差不多该崩溃了。

    老规矩,以下内容非正式更新内容。看到这里的兄弟明天刷新后再看。造成不便,敬请吐槽,老猫虚心接受。

    「轰轰轰」,一连串的炮声从城外响起,如同闷雷滚动。紧接着便能听见空气中传来的尖啸声,再然后就看见一团团火花在城头上勐然炸裂。….

    丁小乙紧紧地缩在城墙上的一个角落里,蜷缩着身子,抱着手中的长枪,脑袋恨不得都埋进裤裆里去。

    而在他脚边就躺着一是尸体,缺了半个脑袋的尸体。

    在半柱香之前,这句尸体的身份还是丁小乙的什长,还在大喊大叫着让他们站起来,结果话没说完,一颗楚军的炮弹落在了身旁,然后丁小乙就亲眼看着自己的什长变成了半个脑袋。

    那红白夹杂的东西猝不及防地泼了他满头满脸,丁小乙吓得大叫起来,声音尖利的都不像是他自己了。

    他半个月前还是一名九江府的农户,正弯着腰侍弄自己那两亩薄田的时候,就被官府直接带走了,拉到了九江城,发给他一件号衣,一杆长枪,然后他就变成了

    数万九江守军之中的其中一员。

    他从同伴口中学会了一个词:「炮灰」,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