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献策招抚山东

    清军进入北京城的时候,其实当时出现一个很大的误会。

    当时北京城里的官绅士民并不清楚吴三桂已经投降满清等情况,纷纷传说吴军大败大顺军,夺回了大明太子朱慈烺,即将送回北京即位,因此准备了皇帝使用的卤簿法驾出城迎接。

    没想到出城之后发现昂然而来的竟然是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许多人大吃一惊偷偷熘走。

    也有少数官吏将错就错地把多尔衮迎入了紫禁城被李自成一把大火给烧的仅剩下的武英殿,拜倒在爱新觉罗皇室脚下。

    五月初八,被多尔衮派去追击李自成大顺军的多铎、阿济格以及吴三桂等人带领的清兵在顺天府庆都城东追上大顺军。

    李自成命令谷英率兵阻击,最后被清兵击败,谷英也因此身亡。

    接着,清兵又在真定再次获胜。

    大顺军在此等情势下下,已经没有办法在京畿地区立足,只好全部从井陉关撤入了山西境内,留下精兵扼守井陉关,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主力继续向西,退回陕西。

    清兵在五月十二日也停止追击,返回了北京城。

    多尔衮在进京的第二天,就召集范文程和以及洪承畴以及宁完我等投降的汉官议事。

    看众人行礼之后,多尔衮坐在上位,笑呵呵地说道:“诸位都好好说说吧,本王刚进京城,有哪些事情是最紧要的。”

    说着先看向了范文程。

    多尔衮也知道八旗那些贵族们打仗靠谱,但是在政治智慧上的确差点,远远比不上这些汉臣主意多,所以遇事也很喜欢征集这些汉臣的意见,尤其是他跟随他多年的范文程。

    洪承畴毕竟投降满清也就两年时间,论当汉奸的资历远远比不上范文程。

    范文程看了看洪承畴和宁完我等人,拱手道:“摄政王,那奴才就抛砖引玉,说一说。”

    多尔衮点点头示意他说。

    范文程道:“奴才以为这第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给大明崇祯皇帝发丧,以收大明官绅百姓之心。”

    这话一出,在场的几个人都点头赞同。

    道理也很简单,吴三桂当时借兵的时候打的是要给崇祯皇帝报仇的幌子,而满清入关也是以帮崇祯皇帝报仇的借口进来的。

    现在李自成大顺军被赶走了,北京城被满清占了。要是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占了,那就纯粹的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满清虽然是蛮夷,但是刚入关这点脸面还是要有的。

    多尔衮想了想,也点点道:“有理。

    然后对着宁完我交代道:“拟旨,从明日开始,京城内外官员人等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着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

    意思就是要按照皇帝下葬的规格来厚葬崇祯皇帝。

    这话一出,给洪承畴等汉官感动的,急忙跪下高喊:“摄政王英明!天下都将感佩摄政王仁义之心。”

    洪承畴甚至眼泪都快出来了,也不知道是真的感动还是心中想起了昔日崇祯皇帝对自己的信重,而心中生愧。

    这一顿马屁拍的多尔衮更加的愉快了,觉得这些汉臣真是好用。我采用了你们的主意给你们的皇帝发个丧,你们就对对我这么感恩戴德,那日后我再稍微施点恩,那你们还不得激动死。

    多尔衮突然觉得这大明的官员百姓也太好忽悠了,心中的野望一下子又膨胀开来,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南面。

    那才是中原真正的繁华富饶之地,要是能落入大清手中该有多好。

    多尔衮等几个汉官情绪平复一点,又继续看着范文程道:“继续说。”

    范文程却是看向了洪承畴道:“摄政王,还是让亨九说吧。”

    多尔衮看向洪承畴道:“你来说。”

    洪承畴也不客气,拱手道:“摄政王,我大清刚入京城,京城内外官绅百姓惊疑不定,人心惶惶。除了要给崇祯帝发丧之外,还要尽快收取京城官绅之心。京城官绅大多目前持观望态度,想看看我大清会对他们有一个怎样的章程。昔日,顺逆在京城进行追赃助饷,已经失了京城官绅之心。而南边的伪明小朝廷又要以从逆之罪追究南逃的官绅曾经投降顺逆之事。因此,这些官绅如今多在彷徨之时。如果我大清此时征召聘用他们,他们必定会对摄政王感恩戴德,更能使大清尽快收揽人望,在京城迅速立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