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入关

    泰安城中,县衙之中,项元忠脚步匆匆,神情虽然沉着,但是却带着一丝明显的激愤之情来找沉墨。

    “侯爷,吴三桂这个王八蛋果然带着鞑子入关了。”

    将手中的情报递给沉墨,项元忠语气颇为愤怒开口道。

    之前沉墨其实早跟他说过,吴三桂迟早有一日会引清兵入。

    项元忠虽然如今对沉墨佩服五体投地,但是对这个预言还是不太相信会发生。

    在他看来,吴家世受皇恩,吴三桂父子俩都被崇祯皇帝封了爵位,又带着大明最精锐的关宁军,替大明天子镇守着从天下第一雄关,就算投降李自成,也万万不会投降鞑子的。

    可是事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一下子将这位昔日的大明天子亲军给打击的晕头转向。

    若是吴三桂在他面前,他肯定是要揪住吴三桂的领子质问他为何要这么做。

    眼前的情报上内容是:“

    四月二十一日,大顺皇帝李自成与吴三桂在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进行了决战。

    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吴军渐渐不支。吴三桂乃降于满清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遂领数万清兵精锐入关,跟吴军联联手攻打大顺军,大顺军最终不敌,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

    四月二十六日,大顺皇帝李自成逃到京城,仅剩三万余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撤退。”

    看着眼前的情报,沉墨轻轻叹了口气。

    自己在山东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也依然没有改变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历史的惯性远比人们想象中要强大的多,所谓的蝴蝶效应并没有那么的厉害。

    不过沉墨的这种感慨只是藏在心里,面上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从容。

    项元忠看着平静如往昔的齐侯,心中的愤怒和焦躁竟然也渐渐平息缓和下来。

    既然是早就在齐侯预料之中的事情,自己又何必愤怒。齐侯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应对今日的局面吗?

    自己要做的就是要帮齐侯早日平定山东,然后聚合能量最终跟满清和吴三桂抗衡。

    将来有日在战场上击败吴三桂,然后再质问他也不迟。

    时间关系,以下内容非正式更新内容。老样子,还是先更后改。看到此处的书友明天刷新后再看修改后的内容。

    “郑都督,现在眼前最大的威胁就是这个大沽口炮台。这个炮台上面有五十门火炮,另外还有至少一千清兵守卫,扼守着海河入口。只要拿下这个大沽口炮台,这海河对我们来说就是一路坦途了,战舰甚至能直接开到天津卫城下。“

    一名殿前司的探子站在郑云龙的新旗舰“南昌”号上面指着远处的大沽口炮台介绍着情况。

    这艘新旗舰不同于过去的旗舰“洞庭”号,只是一艘重型战舰,这艘新旗舰则是一艘战列舰,也是此次出征唯一的一艘战列舰。

    郑云龙作为此次出征的主帅,身旁站着一群将领军官。

    本来沉墨是安排他跟樊鹏飞搭档的,但是后来临时改变,樊鹏飞跟着沉墨去了江南战场,所沉墨又将李彪给了郑云龙。

    李彪跟郑云龙他们一样,都是民兵出身,之前一直负责警务治安,在楚国立国后担任警部尚书。

    虽然是警部尚书,但其实也是一名武将,平日里也经常带兵操练,率兵剿匪,也是沉墨麾下一员悍将。沉墨也将楚国的内卫部队都交给了他指挥。

    只不过他平时比较低调,有没有dú • lì 带兵出征的经历,所以往往被人忽视。

    这次出征,除了一万水兵之外,另外还有三万陆军。

    名义上都是由郑云龙指挥,但是郑云龙毕竟是水师都督,缺乏陆战的经验,所以这三万陆军的实际指挥官就是李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