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入云龙

    沈墨一向是说干就干的性子,立刻让几个参谋制定计划,安排相应人按照周当的计策去执行。

    同时,长江南岸的大量楚军士兵也在源源不断地被水师运送过江,江北楚军水量每天都在以一个可观的数字增加。

    沈墨并没有立刻下令包围扬州城,只是派了一队士兵守在城外监视清军动向。

    他将其他的军队分成数股,向着扬州附近的其他的城池进攻。

    虽然说江南富庶,可是江北之地也有许多富庶的城池。这些城池里面虽然也有清军驻守,但是一来数量本就不多,二来也没有多少士气可言。

    皇太子带领的十万大军都被楚军击溃了,没人认为自己能挡住楚军的攻势。

    而且楚军对于遇到的每一座城池都是先劝降再军事威胁,在“恢复华夏,驱逐鞑虏”的口号下,楚军又承诺,只要投降,既往不咎。但是如果执迷不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开城投降,那楚军就会立刻开始攻城,城破之后抓到城中主将和知县知府知州这些主官全部处死。

    这些城中的主将和主官基本上都是汉人,所以在有了承诺的情况下投降毫无心理压力。

    一开始楚军还要给他们宣传一下政策,但是随着消息传开,后面的城池还不等楚军到达,就打开城门在等待。

    甚至有些主将和主官还主动派人寻找到附近的楚军,请求接受他们的投降。

    派出去的楚军队伍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甚至还出现了人手不够用,同一只队伍被两座城池争着邀请去接受他们城池的想象。

    更夸张的是,这些城池在受降的时候,从主将到主官乃至下面的小吏衙役,士绅百姓,个个脑袋都是光秃秃一片,辫子早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剪掉了。

    而且身上穿的都是华夏衣冠,只是光秃秃的脑袋上戴冠看起来有些滑稽。

    这种都算是没什么特色的,还有许多城池甚至挂满了楚军的旗帜,让前来受降的楚军士兵看的都是一脸茫然。

    这座城池什么时候被我军占领了?

    仔细打量一下,那些旗帜的图案看起来都很精细,显然不是临时弄出来的,而是早就准备好的。

    楚军士兵兴奋的议论纷纷:“看吧,我们大王最喜欢以德服人,这些人一定是早就听说过的大王的仁义和高尚品德,所以心中早就想弃暗投明了,这才早早准备好了楚军旗帜和华夏衣冠。

    那些投降的满清官吏听见了,嘴角一抽,心中暗道:“你们家大王的以德服人是指的武德吗?如果是武德的话,那楚国的确是武德丰沛,令人不敢直视啊。”

    扬州方圆百里之内的城池在三天之内全部归降了楚国。

    虽然也有一些更远地方的城池派人来邀请楚军受降,但是却被沈墨给暂时搁置了。

    暂时不需要接受那么多的地盘,否则还要派兵驻守,对于目前来说是没有多大必要的。

    就是方圆百里之内投降的城池,沈墨也只是在每个城池里最多派遣一百到两百人驻守,宣示一下主权,维持基本的秩序。

    这些城池知否会随意跳反,主要是看扬州的清军是否会彻底被楚军消灭。

    扬州的清军被歼灭的话,那其他的城池就是没有楚军士兵驻守,也不敢反复横挑。

    但若是清军占据上风的话,那这些肯定又会趁机搞事情。

    牵牛要牵牛鼻子,扬州城就是江北大战的主要矛盾所在。

    只要拿下了扬州城,江北的局势就会彻底奠定。

    而周当献上的计策同时也在发挥着非常有效的作用,许多因为战争到来而逃跑躲起来的百姓们听到了楚军的宣传之后,纷纷从藏身之处出来,回到了家园。

    他们没有受到任何楚军的骚扰和侵犯,甚至还有楚军士兵会给他们一些粮食和物资来帮助他们。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百姓都返回了家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