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两路

    根据老陈头所言,澎湖大岛上除了军营之外最坚固的军事建筑就是岛上的一座小城堡了。

    这个小城堡虽然面积不大,方圆一里左右,城墙也只有两丈多高,但是修筑的却是非常坚固。

    四面城墙的角落里还建有塔楼和箭楼,而是是建筑在悬崖边上,最多只能从两面同时进攻,另外两面旁边都是悬崖峭壁。

    岛上郑军的军械库以及火药库还有军饷粮食等重要物资都在这个小城堡里面存放着。

    平日里至少有五百士兵驻守在这座城堡里。

    “两位将军,虽然军营被大军的火炮给摧毁了,但是这个城堡还完好无损。那些溃散的匪军士兵肯定有许多也逃进了这个城堡里。要彻底占领澎湖大岛,就必须拿下这个城堡。”

    澎湖大岛面积并不算小,楚军是从南方的港湾进攻登陆的,而这座城堡则是建在北方的悬崖峭壁边上。

    所以此时楚军的陆战队还没打到这种城堡下面。

    “老丈,这座城堡里面有没有什么传讯的建筑,譬如烽火台之类的。”

    孙翔开口问道。

    老陈头想了想点头道:“的确是有一座烽火台,就建在城堡里面最高的位置。我之前带人送鱼肉的时候提进去过,听那些驻守烽火台的兵吹牛说只要这座烽火台点燃,不光是周围的那些小岛上能看见,就是琉球岛上也能看见。不过我觉得有点不可能,周围小岛上能看见有可能,琉球岛距离那么远,海上又有风浪,肯定看不见的。”

    孙翔点点头,又问了一些其他的情况,得知澎湖大岛附近的几个小岛上虽然都建有哨塔的,但是却没有多少兵力驻扎。

    毕竟这些岛太小了,设置哨塔也是作为警戒之用。

    施琅一直在沉思,忽然问道:“陈老丈,你可知道这城堡中的主将是何人?”

    老陈头道:“这个倒是知道的,镇守这座城堡的是刘国辕的心腹方木金。他平日里吃住都在里面,很少出来,将这城堡守得很严。”

    施琅喃喃道:“方木金?这个人我倒是听说过,好像是刘国辕一个小妾的哥哥,做事有一股子匪气,而且残忍好杀,是刘国辕的铁杆。”

    老陈头点头附和道:“施将军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个方木金就是坏透了,这岛上被他害死的人不比刘国辕少。大家都恨透他了,天天盼着这厮被天打雷劈。”

    孙翔想了想,对施琅道:“这种人知道自己作恶太多,就算投降也是难逃一死,所以肯定会负隅顽抗的。不过可以先试试劝降,就算失败,最少也能瓦解残军的士气。”

    施琅点头赞同,派人去传令,对于这座城堡先包围劝降,不要急着攻击。

    “这种情况我们之前也有考虑,所以攻坚的火炮也带了过来。等到港湾里的船只残骸被清理出来,大船就能靠岸卸下火炮了。”

    “有了这些新式火炮,拿下这座小城堡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继续将岛上的残军彻底歼灭后再去攻打琉球,还是趁着琉球岛上的刘国轩还没有得到消息,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孙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也是施琅正在思考的问题。

    “如果等到扫平澎湖大岛上的郑军再去打琉球,刘国轩肯定会得到消息。他得到消息后只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立刻带着郑克塽逃走,第二则是负隅顽抗,你觉得那种可能性更大?”

    “两种可能性都有,但是第二种更大一些,原因也和简单,一来是郑氏在琉球经营多年,根基就在此处,一旦逃亡,恐怕就再也难有琉球岛这样的栖身之地了,所以刘国轩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逃跑的。二来是岛上被经营多年,城防坚固,如今又有英国雇佣兵助战,刘国轩多少有了硬抗我大楚军队的底气,所以轻易也不会逃走。”

    施琅点点头道:“孙将军分析的很有道理。琉球岛远比澎湖大岛要大得多,要想彻底扫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虽然岛上工事很多,易守难攻,残存的兵力也不少,但是郑氏的根基仍然是水军。我们若是能趁其不备,重创他们剩下的水军,那刘国轩就会失去最大的依仗。琉球岛就算咱们不攻,也会迟早发生内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