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版“追赃助饷”

    最终康熙拉着一群大臣开了一晚上的会,最终决定还是先凑点银子出来给楚国,把时间先拖延一下,给大军争取集结的时间。

    两害相权取其轻,当皇帝虽然要强硬,但是那也得看时候。

    拳头硬不起来的时候,就得学会适当的妥协。

    嗯, 适当的妥协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强硬,这不叫认怂,这叫政治上的迂回。

    康熙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好让心中那股屈辱感能够减轻一点。

    看着皇帝做出了决定,一群七老八十熬了一夜的臣子们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能不打仗还是尽量别打,能晚打仗那就尽量别早打。

    给楚国送点银子无所谓,反正这笔钱也不用他们这些大臣来掏。只要朝廷还在,他们的官就能继续当着。

    只有户部尚书愁眉不展, 心中暗暗叫苦。

    原因很简单, 这五百万两银子大概率是要从国库出的,可是国库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了。

    这几年一直打仗,银子比长江的水流的还要快,别说五百万两了。就是一次性拿出五十万两都有点悬了。

    国库路都快要满地跑老鼠了。

    看着上书房外面已经亮起的天光,还有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鸡叫声,一群老头都眼巴巴地瞅着康熙,想让皇帝体恤一下老年人的辛苦,放大家回家吃个饭补个觉啥的,然后好继续给大清奉献忠诚。

    没看大家伙一个个都神色萎靡,眼袋都变得更厚重了嘛。

    这要是再继续熬下去,估计当场就得熬死几个。

    可是康熙此时完全没有理会一群老头眼巴巴的可怜神情,而是皱着眉在想另一件事。

    看着皇帝忽然向自己投过来的眼神,户部尚书浑身一颤,果然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陛下,国库也没有银子了啊。”

    不等皇帝开口, 户部尚书就自己先站起来颤声道,而是手里还捧着一沓厚厚的账本。

    “陛下, 这都是这两年的军费开支啊,请陛下过目啊。”

    康熙的确是想问银子的事情,可是看着户部尚书捧着账本颤颤巍巍战战兢兢的样子,康熙大概也就知道指望不上户部了。

    他虽然没有仔细查过户部的账本,但是大概也知道户部的光景是个什么样子。

    这两年不光是打仗花钱,还有各种天灾人祸,到处都要用钱。别说户部了,就是他自己的小金库内帑都快掏空了。

    就连祖母皇太后攒下的私房钱给偷偷塞给自己用来练兵了。

    屋漏偏遭连阴雨,大清朝千疮百孔,八面漏风,再多的钱都给漏完了。

    但是看着户部尚书那个样子,康熙还是有点恼火,深吸了一口气,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老头心中长舒一口气,急忙谢恩坐下。

    刚才真怕皇帝一生气,让人把自己拖出午门斩首,然后用来激励士气,顺便还能省一笔俸禄。

    要知道户部尚书可还有一个呢,他不过是满人尚书,后面可还有一个汉人尚书呢。

    “现在国库没钱,朕的内帑也都掏空了。都说说,朕该从什么地方弄到五百万两银子?”

    康熙面无表情地看着下面的一群老头,将难题抛了出去。

    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钱两口子各种吵架,矛盾丛生,每天过的都是一地鸡毛。

    没有钱的朝廷也是一样的,皇帝和臣子也会互相甩锅,互相埋怨,最后离心离德。

    而皇帝是不能有错的,所以背锅的只能是臣子们。

    康熙就算再有想法,很多事情也只能从臣子们的口里说出来,不能由皇帝自己主动说,否则以后连给背锅的人都没了。

    臣子们面面相觑,都低着头不说话。

    这种锅没有人愿意主动背的。

    朝廷弄钱的主要方式就是两种:征税以及海外贸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