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大涨的楚军水师

    施琅的舰队来到南京城外的消息自然不可能瞒过所有人,殿前司安置在南京城外码头上的探子很快就将消息传了出去。

    殿前司现在的外围线人规模非常庞大,遍布三教九流。

    虽然不敢说遍布天下,但是对于楚军下一阶段要攻略的南直隶和江南江西一代绝对算得上是眼线众多的。

    虽然大部分的外围人员都是属于底层百姓,贩夫走卒之流的最多。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各级衙门的胥吏衙役,甚至还有一两个典史主簿之类的入流的官员。

    当然,其中大多数人都是看在钱的面子上去做事的,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给谁做事的。

    在每个区域都有殿前司派出去的一个正式密探作为负责人来统筹管理这些人。

    施琅舰队抵达的消息就是被安插在码头工人和巡逻的衙役里的外围给同时传出去的。

    结合了几波人的消息对比确认之后,南京城中的殿前司密探很快就整理好了消息,然后派人传了出去。

    在施琅的舰队还没有再次启程的时候,他们到来的消息已经快要出来南直隶的范围了。

    情报经过一茬一茬的接力,很快就到达了楚军水师总兵郑云龙的手上。

    “老戴手下这些人做事还是很得力的。这会施琅还没出安徽呢。来人,传令所有舰长过来议事。”

    水师这段时间一直在九江附近的江面上游弋,以截断清军的补给路线。为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郑云龙一直没有下船,一直住在自己的旗舰上。

    他现在的旗舰已经从原来的炮舰永州号换成了被楚王沈墨亲自命名为“洞庭”号的重型战舰上了。

    总共五艘重型战舰,其他四艘分别被命名为“衡阳”号、“长沙”号、“汉阳”号以及“江夏”号。

    除了这五艘重型战舰,另外已经扩充到总数为二十的炮舰也都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整个楚军水师现在的编制就是以五艘重型战舰为核心,编成了五支分舰队,重型战舰的舰长担任分舰队的指挥官。

    每支舰队下面配备四艘炮舰,再下面就是传统的那些战船。

    每支舰队下面战船的总数量大概在两百艘到三百艘之间。

    那些普通战船虽然没有装备火炮,但是也都进行了改造加工,船舷两侧都加装了蒙着铁皮的厚厚护盾。

    这些护盾中间还留着各种射击孔,船舱底部的水密舱也做了升级处理。为了防止甲板被敌人的火箭射中起火,上面都刷了一层厚厚的桐油。

    那些藤甲兵的藤甲在制作的时候就用桐油浸泡过,桐油是有防火的作用。

    除了这些中型战船之外,自然也少不了许多小舢板甚至还有许多的羊皮筏子。

    除了战船本身的硬件升级之外,水兵们的武器装备也是全面升级了。

    单兵武器除了传统的拍杆以及弓箭火箭短刀圆盾之外,火枪的配比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且这其中米尼步枪的占比也达到了十分之一。

    使用米尼步枪的士兵自然是担任的打冷枪的角色。

    虽然水战的时候船上颠簸不稳,打冷枪的效果肯定没有陆地上那么好,但是沈墨还是给配备上了。

    万一用到了就是赚到了。

    除了火枪之外,水兵们每人都配备一个皮口袋,里面装的自然就是升级之后的手雷了。

    手雷这玩意在这个年代的水战之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双方战舰靠近的时候,呼啦啦扔上一堆过去,对方绝对直接就给炸懵了。

    要知道,水兵一般都是不穿甲胄的。

    道理很简单,除了因为船舱里面空间狭窄逼仄闷热难受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穿了甲胄之后落水容易挂掉。

    可以说在经过一次全面升级之后,楚军水师的战斗力已经比起长沙之战之前那提升了一大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