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如山,侵略如火

    请动了王夫之,这对于整个荡寇军集团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于成龙得知了王夫之如此轻易的答应下山投奔沈墨,更是非常意外。

    虽然是他向沈墨举荐的王夫之,可是他以为怎么着沈墨也得学学当年刘皇叔来个三顾茅庐,就算不三顾,也得两顾,王夫之才能答应。

    可是没成想王夫之不仅干脆利索的地答应投降,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还表现对沈墨尤为的欣赏和看重。

    这让于成龙心中微微有些发酸的同时,也忍不住地感慨沈墨的个人魅力的确不小。

    别说王夫之这样一位坚决抗清的大儒,就是自己这个大清朝的重臣不也投效了沈墨了吗?

    想到此处,他心中暗自感慨兴许沈墨真的是天命所在,才能如此深得人心。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加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在下山之后,沈墨就安排了秘书司坤三天后亲自带着自己的亲卫队去石船山接王夫之和他的家人学生等。

    同时也安排好了王夫之的府邸,就距离沈墨的府邸不远。

    住所距离主君近,自然也是一种代表着一种优容,是地位的一种体现。

    王夫之有三子一女,还有夫人郑氏,再加上唐端笏等几个跟随王夫之学习的学生,还有几个老仆丫鬟,总共加起来也就十几口子人。

    等到约定的那一日,司坤一大早就带着人出城前往石船山去接王夫之一家人。

    结果等到了石船山脚下,就看到了王夫之带着一家人正到了山脚下。

    “姜斋先生,您这是?”

    司坤上次跟着沈墨一起去的,自然认识王夫之,见状急忙迎上去问道。

    王夫之自然也认得司坤是沈墨身边随时听用的心腹,拱手笑道:“老朽其实昨日都收拾好了,也没多少行李。闲着也是闲着,就让家人自己动手搬下山来。”

    司坤大概大量了一下,王夫之携带的行李大部分都是书籍文档这些,心中更是敬佩。

    带了一百名亲卫,还有七辆马车。

    让人将王夫之的行李全部搬上车之后,车队就缓缓向衡阳城中走去。

    王夫之并没有选择坐在车厢里,反而跟赶车车把式一起坐在车辕上,一路查看着周围的环境。

    衡阳因为各种原因,周围的山匪是很猖獗的。许多山匪都是由历次发生在衡阳的战争中的溃兵组成的。

    这些人盘踞在衡阳附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已经成了当地一大害。

    王夫之自己都差点被山匪抢过,所以一路上显得有点紧张。

    司坤瞧见,好奇问道:“姜斋先生在担心什么?”

    王夫之是个实诚人,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司坤闻言笑道:“先生勿忧。自从衡阳落入主公手中后,主公就派出大军,四处捕盗。如今别说贼匪敢剪径劫道了,就是想看见个贼匪的影子都不容易。三日前,主公也下令解除了戒严,这几日来往衡阳的客商行人都多了不少。况且,城里城外都有守备军派出的巡逻队,别说寻常蟊贼了,就算是鞑子军队,只要不是大军来攻,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王夫之闻言放松了许多,随着马车继续前行,路上的行人车辆也越来越多。

    看到路上的行人大多数都剪掉了辫子,有的是露着光秃秃的脑袋,有的则是给脑袋上包个头巾。

    但是也有少许依然留着辫子的。

    行人的衣服也是五花八门的,有满清规定的长袍马褂,也有各种汉服。

    而且路边也的确不时会有列队着甲的巡逻士兵走过,军容整齐,装备精良,走路的时候也是走在一侧,并不影响道路通行,更无扰民之举。

    王夫之看了半天,好奇问道:“我听说沈总镇要求治下的百姓都要恢复华夏衣冠,那这些又是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