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话:平安客栈

 “这是自然,那下午我们再过来听信儿。”

 宋秋点了头,带着人离了村长家,又找人家买了半篮子鸡蛋,回了荒滩歇脚处,让月儿将鸡蛋给煮出来,也算有个荤菜。

 对付了中饭,大家伙就靠在车上养养神,继续歇脚。

 等过了午后,宋秋才又带着人往村里去。

 许是已经跟村人商量妥当了,大家都得了信,这番宋秋他们进来,还有不少人跟着一起往村长家去呢。

 到了村长家,这些人也不进去,就围在门口看。

 村里人爱凑热闹,这都是常事儿。

 村长将宋秋几人请进去,在堂屋落了坐,让儿媳上了茶水,这才回复了宋秋,“我跟村里人都商量过了,那片荒滩,可以卖给你们。”

 这也在宋秋的意料之中,毕竟,荒滩搁在哪里也是搁着,那又不能开垦成耕地,只能荒废着,卖出来还得个银钱。

 “就按荒地的价卖,你看可行?”

 宋秋点点头,“没问题。”只要能卖,都好说。

 荒地不贵,三两银子一亩,村长带着人当着宋秋等人的面丈量了一次,那处荒滩刚好三亩多一点,多出的那两分地,村长卖个大方,也不算银子。

 三亩地,就给九两银子就成。

 宋秋一共给了十两银子,和村长签了买卖文书,多出的一两,就是由村长去一趟镇公所,将此处报备一下,盖一张地契回来的打点费。

 买了地,宋秋又跟村长租下了村里一座空着的老房子,当做暂时的住处,半下午收拾一通,晚间就在这房子里做上了晚饭。

 吃罢各自歇下。

 被褥都是每个人都有的,各用各的,人留哪儿,被褥就留哪儿。

 第二日一早起来,吃了早饭,宋秋便又去找村长雇人手。

 村户人家,建房子都是好手,但那也只是简单的土房茅草房之类的。

 像这种全木制的客栈,会是会,但没人带着,也不知该怎么下手。

 幸好村里有木匠,宋秋又让莫常平带人往青阳镇去一趟,请个专门建房子的匠工回来。

 村里的壮劳力,就听指挥干活就成。

 另外建房子所需的木料,平安村背靠大山,所谓靠山吃山,这不是谁家的山头,官府也不管的情况下,村里人是可以砍伐的,宋秋要用也不是不成。

 但为了不被人说,也是卖个好,到时候在此开客栈的也有个照应,所以宋秋直接出银子买了,请村里人上山将树木砍出来,照价给银钱。

 出银子的事儿,人家干起来也有劲,不过一天时间,村人就扛下山来不少树木。

 树木请了木匠带人处理,打磨成木料。

 等匠工一就位,荒滩就开始热火朝天的忙活了起来。

 宋秋要的就是越快建好越好,所以村里有一个算一个的,只要得空的壮劳力,她不限人数,都要。

 如此人多力量大,建起来也快。

 另外,又专门从镇上请了几个木匠来,专门负责打桌子板凳等客栈所需的家具。

 四月中下旬,平安村外的荒滩就已经是崭新的面貌了。

 宋秋定了莫常平为此处的掌柜,山子和阿秀搭伴掌勺厨房,小马跑堂,芳子负责茶棚,另外在平安村里雇了两个妇人帮工。

 宋记服务栈又一处分栈——平安客栈便就正式开张了。

 开张的头一日,生意极好。

 随着宋记服务栈在官道边上越建越多,经常南来北往的商队这些,也早就知道宋记了,但凡路过,不用问,一看这风格,便知道又是宋记的一处客栈,自然没有不来光顾的道理。

 出门在外,远在他乡,能瞧见熟悉的客栈,也是一种亲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