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话:云山县的灯会

 云山县之热闹,不亚于偏远州之府城。

 去年停留云山县,宋秋就是亲眼瞧着的。

 除了逢初一十五的庙会马市的,这云山县的各种节日,也很是热闹。

 早在去年,宋秋就听说了,云山县今年的上元节灯会会有专门的踏歌表演,从正月十五开始,到正月十八,连续三天都有灯会,热闹不停。

 还有云山县的众大户人家赛灯楼,看谁家的灯楼做的高做的最好看。

 这灯楼也会齐聚一处,供逛灯会的百姓们观赏的,一直到十八,灯会结束,到时候还会举行燃灯,数百座灯楼一起燃放,那可真是漂亮至极。

 当晚,宋秋和李杨一干人等找了一家酒楼吃了晚饭,然后便一起逛灯会去。

 只见江门大街整条街花灯遍地,灿烂如白昼,人头攒动,摩肩擦踵。

 李冬瓜将石蛋儿骑在脖子上,高高的顶着,叫他能看到热闹,又不会被挤得摔了或者是被拍花子拍了去。

 陶东成带着高亮等护院则分散护着主子们,大家都走在一起,慢慢沿着这条街往前头去,避免被人群冲散。

 人群之外,也有不少衙役在维持秩序,避免出现人群冲乱踩踏的事件。

 一路逛过江门大街,就到了中心的鲤鱼湖,云山县众大户人家做的灯楼都在这里,一艘艘的船只泊在湖面上,船上就是高而漂亮的灯楼。

 一排一排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看过灯楼,再往前行,到了大戏台,戏台上便是精彩绝伦的踏歌表演。

 底下人满为患,大家看得热闹,拍手叫好。

 看啥啥都好看,看啥都看不过来。

 花灯彻夜通明,直到天明交接,才渐渐熄了去。

 转天白日里大家就逛街游玩,去了云山县有名的云山寺烧香拜佛吃斋饭,还去了梨园春听戏。

 晚上就接着逛灯会,看热闹。

 一连三天,玩得不亦乐乎,直到十八日晚,满城的灯楼燃放,漫天红光,亮如白昼,云山县的夜里才算平静下来。

 但白日里却依旧热闹,车水马龙,繁华无两。

 老袁氏和老邓氏还有宋嬷嬷上了年纪,几天玩下来,高兴之余,也是有些疲累。

 便在宅子里休息了两天,而后,选了一个大晴天,宋秋又带着他们一起出去包了一艘游船去玩了一天。

 再回来,又带着他们去逛街,买首饰买布料的,总之女人喜欢的买买买,可都是一次性到位了。

 如此,出门也是半个月了,李冬瓜和陈氏惦记家里的铺子,老袁氏也想着他们回去了阿秋好忙自己的事,这趟出来,那是尽兴了的。

 是以,正月二十六这天,老袁氏他们就启程回松山村了。

 陶东成带着护院家丁们护送,老袁氏,宋嬷嬷,老邓氏,枣花石蛋儿,李冬瓜陈氏,包括梨花,都回了。

 梨花是想留下和宋秋他们一起的,但陈氏要她回去,说是过几个月就要嫁去周家了,也留在家里好好跟他们待一待呗。

 去年就出去了几个月,今年再跑一圈,回去就得成亲了。

 便是梨花想留下,听着这话,也还是跟着回去了。

 老袁氏他们离开的第二天,宋秋一行也离开了云山县,往清平府城去。

 李杨要回清平卫所,到底还是有公职在身的人,走了这么久,得回去交差的。

 而宋秋去清平府,便是因为之前高氏来信提过的有一处就在清平府过去交界平江府的地方,此番,她就是要先去这儿瞧瞧的。

 这回往云山县里,可也是难得宋秋同李杨一起远行,之前有长辈们在,李杨都是在另外的马车。

 这厢长辈们都不在,这里众人都听宋秋的,再加上阿灵这个鬼机灵,躲到了后头陆菁的马车里,是以,宋秋这辆马车里,就只得宋秋和李杨二人相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