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话:大江客栈

 宋秋在大江村买了房子,准备在这里开个客栈,说干就干,这里说不定还能比春林镇那边先开张呢。

 要不是需要改一改,准备准备的,现下就开张都行的。

 这院子都是上好的青砖瓦房,并不旧,要是全推倒了重建,麻烦不说,还浪费。

 所以,宋秋只打算小修和装潢一番就成。m.et

 之前打通做了茶铺的这一片不动,就做大堂,空间也挺大的,喝茶的四方桌子摆了六七张也不挤的,稍微规整一下,摆四张方桌,两张圆桌,不成问题。

 另外再养后头院子扩一扩,紧出一半的院子来,划两个包间。

 如此,一共有四张方桌,四张圆桌,也是不少了。

 原先的大门这一面拆掉,也往院子里扩出来,建上两个厢房。

 再加上原来后面的两间厢房,以及正房的三间,一共就有七间屋子,招待客人,也够了。

 她主要以吃饭为主,这七间都住满就挺不错了,真碰上还有多的人,那生意,也就别跟后头几家抢了。

 如此,前头这个大院子就没了,全弄成了屋子,只留了廊道供人通过。

 厨房就在这面通后院的位置,只有一口灶,再好好的扩大一点,多起一口灶。

 后院开道门,车马就停进后院去。

 后院宽敞,一面做了马厩,另一面还能起两间小屋子,到时候给自己人住。

 差不多的就是这样,至于茶摊……

 这里宋秋就不打算设茶摊了,因为对面有家买小食的,也有面馆,且陈贵儿后头也要在村口的位置摆个小茶摊的。

 她就不占这点生意了。

 不差这一处茶摊的收益。

 全都占完了,那不是把仇恨值给拉满了嘛。

 她是来大江村做生意的,不是来跟这里的村民作对的,外来不易,这些人,能交好的都要交好才是,也是个照应。

 是以,除了这些忙着改建房子的,负责做木工家具的,宋秋也用了两天时间,走遍了整个村里。

 订这家的豆腐,那家的猪肉,这家的鸡,那家的兔子,这家的鸭,那家的鱼,这家的蔬菜,那家的蛋。

 总之,雨露均沾。

 没得东西卖的,自家都顾不上的,宋秋就雇了他们帮忙做被褥这些,也是一份工钱。

 因着陈贵儿同陈里正亲近,宋秋还准备雇他的媳妇在客栈打杂,五百文一个月的工钱,除了她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小媳妇,也跟陈里正有亲,另一个则是大江村村长的小儿媳。

 这样一来,这村里几乎一半的人都跟她的客栈有了来往干系。

 村子实在太大,她也全顾不上,但有一半也够了。

 这大江村都是族群居,一个陈氏,一个刘氏,一个吴氏,她都占了人,相当于就全村都占了人了。

 干活的人多,紧锣密鼓的,只用了bā • jiǔ 天的时间,便按宋秋所规划的给全部修整妥当了。

 而木匠也不少,分摊给好几家做的,这家负责做桌子,那家负责打床,就bā • jiǔ 天的时间,也差不多的做出来了。

 架子床就做简单的,但做一张也比桌子凳子的麻烦,开张之时,宋秋也不一定要都做好,做出来三四张的,先布置出来几间客房就行。

 而做被褥的妇人手脚更快,早就全部做出来了。

 开张自然是要看吉日的,打听到吴家的三老爷子对这方面在行,宋秋便提了礼上门去,请吴三爷子帮忙看个就近的吉日。

 刚巧,九月十六就是个大吉日。

 宋秋决定就定在这天开张了,开了张,她看个两三天的没问题了,就能接着启程继续往建平县去看去,完了回到春林镇差不多也是月底了,那会儿,大兴垭子那里肯定也差不多了,正好回去准备开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