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话:琢磨

    宋秋心里的琢磨暂时还没打算跟她奶说的,想着差不多成个样了,到时候再说,免得她奶也跟着操心呢。

    如今作坊停了,宋秋也不要老袁氏每天都往客栈来,每天就在家里,跟老邓氏一起烤烤火说说话,悠闲悠闲过点安逸日子就成,不必那么累。

    可将近年关了,事也多,老袁氏还真闲不住,见村里有人都泡起糯米来准备打糍粑打汤圆面了,就也让宋秋买了好些糯米回来泡上了。

    又见老邓氏买了好几条肉准备腌制上开始熏腊肉了,也坐不住,每天盯着后院的猪想着哪天杀呢。

    宋秋也是看得好笑,老人闲不住操心家里这些事的样子,都是一个样。

    不过,这置办过年的事,当然是越忙活心里就越高兴的。

    今年家里人多,宋秋买糯米也就买的多。

    再说熏腊肉的事,宋秋觉得自家的猪实在小了点,杀出来也就百十斤肉,多不到哪里去,还不够怎么吃的。

    别说,她还打算在客栈里上腊肉的菜色的。

    因此,宋秋就跟老袁氏商量着再从外头买一头肥猪回来,一起杀。

    老袁氏听了,也是高兴,杀两头猪,过大年,今年可是家里不穷了过的头一个年,可不得过得热闹些?

    叫老伴儿子儿媳在天之灵看着,也替他们高兴才是呢。

    当下就去找了王屠户。

    他专门给人杀猪的,也常杀了肥猪给镇上卖肉的送去,清楚哪家有肥猪卖的。

    找他帮忙相一头肥猪回来,一准没错。

    王屠户听了老袁氏的来意,当下就应下了,定好了等肥猪买好,就赶着一起往宋家来开始杀年猪。

    村里知道宋家今年要杀两头猪,心里也是很羡慕的。

    不过他们今年也都不差,都或多或少买了几条肉的要熏腊肉过大年的。

    特别是刘才贵家,因着宋秋,今年挣了好一笔银子的,可是一口气买了七八十斤肉腌制上要熏腊肉的。

    今年可不慌,便是往年最穷的曹家,今年过年也是能吃上肉的。

    因而,整个村里每天都是喜气洋洋的,大家都盼着过年呢。

    要过年,置办年货的也不少,这不,宋秋一早坐着杜传福赶得骡车往镇上去,车上就顺带捎了几个村里人的。

    还有去得早的,坐了周家父子的牛车先头就去了的。

    今儿王猎户也上镇上,一路上倒是热闹的紧。

    等到了镇上,坐车的几个村里婶子就要给宋秋付车钱,宋秋就摆手拒绝了。

    待会儿回程她可捎不了他们的,收这车钱作甚,也不差这几文的。

    几个婶子笑着道了谢,就结伴赶集去了。

    宋秋带着杜传福先去甜点铺子晃悠了一圈,顺带吃了早食,便即步行着往对面平康坊去。

    人太多,刚才过来骡车就赶了半天才走通的,这会儿就不坐骡车了,还是走路快些。…

    今儿是大集,又是年关,镇上可热闹,大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擦踵的,短短的一条街,走路也硬是走了老半天才上了石桥去。

    过了桥,平康坊这边同样也热闹得紧。

    宋秋个子娇小,杜传福怕她被人挤搡的,伸开了臂膀护着她一路往河尾曾家牙行去。

    就这样,还是没能避免人多容易出事这个理。

    刚要走过一家面摊子的,也不知那正吃着面的客人怎么回事,跟面老板说着几句什么,就突然发了疯似的,把桌子一掀,跟着又去踢摊子。

    那正烧得滚烫煮着面条的锅子连带着底下的火炉子一起扑出来,火炉子倒是应声倒地,只溅出些炭火来吓坏了路人。

    可装着滚烫面汤水的锅子却飞得远了些,正正朝宋秋这边砸过来。

    一路洒出去不少热汤,烫的人争相逃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