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关于大非川的往事

    唐灿也不觉得意外。

    当年许负作为国子监的监正,谁见过他,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更何况,早年间赵永康也在神都做官。

    “我记得,那时候许负跟我说了什么。”赵漪皱着眉头,仔细的回忆很多年前的事情

    唐灿没有打断他的思索,只是看着天边斜月,静静的等待着赵漪的答案。

    虽然,他也不知道即将出现在这里。

    过了一会儿,赵漪挠了挠头,苦笑一声:“记不太清楚了。”

    唐灿笑了笑:“也没有什么。”

    赵漪摇了摇头,静静的望着唐灿:“我只记得有一句话。”

    “他说我二十七岁那年,有血光之灾。”

    唐灿不由得看了他一眼,眼睛动了动:“你今年二十七?”

    “是。”赵漪的表情,有些难看。

    不知道是想因为想到了过去的事情,还是因为这一次的血光之灾实在太过离奇而有些伤感。

    好一会儿的功夫,唐灿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可能是吧。”赵漪有些不确定的说了一句。

    ……

    宫中。

    山房的人,把玉鸡坊的事情,禀报女帝。

    女帝挥了挥手,屏退的手下,目光落在一旁小书袋的身上轻声说道:“你信吗?”

    “不信。”小书袋眉头紧锁:“但是我不能去。”

    “什么意思?”

    “我今天算过一卦,诸事不宜。”

    女帝挑了挑眉:“如果朕让高元一去呢?”

    “也有些不妥。”

    “就那么放着不管?”

    “有时候,放着不管,也不是坏事儿。”小书袋的表情有些苦恼。

    使劲的挠了挠头,也不知道薅下多少根头发,这才小声说道:“南边的事情,倒是已经成了。”

    “不出意外的话,最多五天,刘裕的消息就能传回来。”

    “而唐灿的事情,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只要他回到高昌,一切就妥当了。”

    女帝不置可否。

    沉默良久,轻声说道:“如果这一次你错了,朕不会再信你一次。”

    小书袋苦着脸,小声说道:“皇帝姐姐,你不能这样啊!”

    女帝没有再搭理小书袋,自顾自的看着御案上堆叠的公文,处理朝政。

    小书袋也没有说话,自己坐在地上,小脸上满是愁苦,手指不断变化,也不知道在算计什么。

    与此同时。

    宫外,高元一的府邸。

    老头儿难得敲响了隔壁邻居的房间,看着院内的姐妹和一个年幼的孩子,轻声说道:“老夫是你们的邻居,听到孩子在哭,实在心中不忍,冒昧打扰了。”

    年轻的女子顿时有些慌张,忙不迭的说道:“实在对不住,实在对不住,只是……只是……”

    她的话还没说完,年长的姐姐,则是一下子跪在地上,低声说道:“大叔,可否求您给些粮食,孩子实在是饿的不行……”

    年轻女子也在一旁说道:“大叔放心,我在找事情做,要不了多久,就能把钱给你。”

    本来,她姐姐就在画舫上做事。

    可是这一段时间,画舫那边也不知道怎么了,也不给钱,也不让她做事。

    反而让她的妹妹去做荤人。

    过来说了几次,没答应,一来二去的,日子就有些过不下去了。

    高元一听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你们记不记得前一段时间救了一个年轻的公子哥儿?”

    “唐御史?”

    “对。”高元一满脸笑意,轻声说道:“他和老夫说过,若是你们有事儿,就去找他们。”

    “而今,老夫倒是觉得,你们可以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