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章了却恩仇

    洪七公落寞地走了。

    杨信看着洪七公落寞的身影平静地一笑,说实话,杨信如此对待洪七公一是因为打掉洪七公的傲气,二是因为,丐帮弟子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杂乱不堪,江胡义气太重,更有污衣静衣之分,更关键是他们太过于散漫和散乱了,杨信需要的是如臂指使的情报系统。

    第三个原因是杨信压根不相信洪七公会真心真意地投奔,人是环境下的产物,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想法不同,在杨信治下,洪七公或许一时热血产生了投奔的念头,但一离开这个环境,心中热血不再狂热,想法就会改变。

    相比于丐帮,杨信更看重的是全真教,全真教乃天下第一大教,既然是江湖门派,又是玄门正宗,管教极其,杨信最看重全真教的原因是,门下弟子大多识字。

    单从这一点,全真教完胜丐帮,一个有信仰、有文化的帮派绝对要比一个无信仰、没文化的帮派要好管理的多。

    所以当全真教派中弟子来到杨信治下之时,杨信直接将全真教中弟子一分为四,将其中主修典型、偏文科类的弟子,去当老师;一部分会行医的,编入军中,成为随军医师之类的存在,还兼职随军牧师;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部分弟子编入青龙会,让他们去江湖之中打探消息,顺便经商,为杨信筹集银两和物资;最后那部分尚武的,则加入锦衣卫。

    为了防止全真教一家独大,杨信也从军中抽出同样的人手,一分为四,或去当老师,或者当军医,或去进入青龙会,或去进入锦衣卫;既然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杨信居中平衡。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杨信的潜伏时间和发展时间,铁木真虽然统一蒙古,但也要休养生息,消化战果,所以杨信有着充足的时间。

    洪七公果如杨信猜测的那样,回到大宋之后便一去不复返,不但自己回来,还将郭靖忽悠走了,好在郭靖还挺知趣的前来道别。

    “杨康兄弟,我要走了。”郭靖很不好意思地对着郭靖说道。

    其实郭靖是一个很单纯又很复杂的人,来到自己的治下山东东路之时,杨信计划让郭靖将其母亲从蒙古接来这里,与包惜弱相聚,但不知道为什么,遭到了郭靖的拒绝,杨信也不在意,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

    说郭靖忠君爱国吧,他是蒙古的金刀驸马,为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说他不忠君爱国吧,他还死守襄阳这么多年,带领武林同道共抗蒙元,总之,杨信感觉郭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人各有志,郭兄弟请自便。”杨信很无所谓地说道。

    “杨兄弟对武穆遗书怎么看?”郭靖忽然问道。

    “这应该是岳武穆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着述而成、集兵法于大成的一本兵书吧。”杨信很不在意地说道。

    “杨兄弟对武穆遗书没有什么想法?”郭靖再次问道。

    “是你问的,还是你师傅洪七公要问的。”杨信忽然笑道。

    “是我想问,也是我师傅想问的。”郭靖尴尬了。

    “一本兵书而已,我没有什么想法。”杨信很淡定地说道。

    “传闻拥有了武穆遗书便能成为一代名将,便能驱逐鞑掳杨兄弟也是统兵之人,真的一点不动心?”郭靖仍然不死心地问道。

    “兵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武穆遗书只可借鉴并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便成了纸上谈兵的赵刮,再说,武穆遗书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大,武穆遗书只是岳武穆的兵书而已,岳武穆活着的时候也不但没有恢复中原,连精忠报国的志向都没有完成,就被赵宋以莫须有的罪名用白绸绞死在fēng • bō 亭了,更何况一本书。”杨信真的很不在意。

    当然,杨信不在意武穆遗书的原因是,杨信麾下军队的作战方式与当今军队的作战方式根本就不一样,武穆遗书的作用大大减少。

    “郭兄弟,蒙古的兵锋和兵威你是知道,大金国根本抵挡不住,孱弱的南宋更抵挡不住,金国完了便轮到宋国了。如果你想以一己之力力狂澜扶天倾,那听我一句劝,千万不要相信赵氏朝堂,你要做的应该是像我一样,行唐末藩镇之计,集军权、民权一把抓,全力练出一支精兵,这样,不管是进攻,还是退守都有一定的自主权。丐帮不足为重,真要到了战时,靠的还是纪律严明的军队,而不是散乱的帮派子弟,这一点,应该不用我多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