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授军功(上)

    最先颁布的是个人军功。

    第一批三等军功获得者,足足有160人之多,既要念编制又要念名字,身为主持人的唐团座足足念了半个小时。

    但160人能上台亲身佩戴上勋章的,只有90多人,还有60几人因为负伤或是牺牲,只能由其班长或是排长代领。

    160人分成8列,把用原木搭制的偌大主席台站得满满当当。

    为他们授勋的,主要是四行团几个营级部队的主官,以雷雄上校为首,加上另外两个陆军中校,五个陆军少校,每人负责一列。

    军政部发给四行团的各级勋章也由三十八军白发将领这次抵达后一并带过来,这些荣获四行团内勋章的基本也都有军政部颁发的勋章,干脆,一人挂两个。

    要的,就是这个荣耀。

    很明显,不论什么材质,光从外观颜值上来看,四行团制作的鹰首军功章堪称完胜。

    坐在台下的孔旅长听到一旁的夜承桓上校给其介绍说:“团内军功章造型都是澹台大家亲自设计的.”

    堂堂少将旅长泪水都快不争气的从嘴角滴出来。

    澹台云舒那可是名动江南的书画大家,不提什么材质什么纪念意义,光这个设计就值老鼻子钱了。

    那一瞬间,孔大旅长估计都有种辞了旅长来四行团当个连长的冲动。

    四行团规定,无论几级战功,校级以上者,不获!

    在唐刀看来,无论校官级率部打出多么精绝惊艳的战例,那都是他们做为主官该做的,那只是他们的本分。

    而真正支撑这一切的,都是基层官兵,没有他们的牺牲和付出,军事主官战术布置的再牛逼,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也就是说,想在四行团荣获战功,最高军衔级别止于上尉。

    比如站在台上的李九斤李大连长,这次王屋山和泗洲山之战,这位可是把灵活机动发挥到了极致,正是他的穿插走位,一举端掉了国崎支队的炮兵部队,并利用那些火炮直接把国崎支队最后的信心埋葬,也让冷锋和上官云部主力得以保存,为九龙山之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如果在王屋山就和国崎支队死磕,纵算惨胜,别说不会有后来攻克运城彻底捣毁十几万日军后勤基地和九龙山防御战的奇迹发生,搞不好连唐刀所在的泗洲山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机。

    立此大功的李大连长原本被夜承桓评定为一等战功,但老兵油子这次却是一改往日啥便宜都要占的作风,自愿只要二等战功,只要夜承桓批复他报上去的七连几名官兵一等战功。

    唐刀知道后,把这货喊过去一通臭骂:“战功评定又不是菜市场,还特良的要讨价还价,还特良的用自己的来交换,你这不是为难人,是特良的把团部军规当笑话,既然你想自降战功,那也别什么二等了,去领一枚三等战功好了。”

    挨了狠批战功直接从一等变为三等的老兵油子却一点都不沮丧,他7连原本批复的一等战功人员没啥变化,但二等、三等战功却是比先前的多了四个。

    他这个当连长的,终于可以对那几个英勇战死的弟兄有个交待了。

    是,军队不是菜市场,但他是那些兵的连长,如果连英勇战死都换不来一枚勋章,那他这个连长还当个球。

    荣获三等战功的连级干部除了李九斤外,还有四营的唐隶,他率领两个步兵连在高地上吸引日军步兵主力,也是火中取粟一战,更是王屋山之战中损失最大的一部。

    原本被评定为二等战功的唐上尉也做出了和李九斤一样的选择,虽然格局眼光不够,但最终都给自己的弟兄争取到了利益。

    “向长官,向战友敬礼!”台上的诸人在挂上三等战功的李大连长带领下,齐整划一的向台下行军礼。

    “回礼!向英雄致敬!”台下的921师刘师长满面肃然站起,敬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