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黑化’的蓝眼睛!

    战争刚结束,各项科研就启动了,只不过因为是战败国,明着去违背凡尔赛条约,一定会受到西方盟国的严厉处罚,于是,精明的日耳曼人玩起了迂回战术。

    枪还是那把枪,但枪架一换,就可以由轻机枪向重机枪切换。要知道,该枪不仅射速极高,而且装备两脚枪架时有效射程就可达到800米,换成重机枪专用三脚架,有效射程则高达1000米,碗口粗的大树在其扫射下都能被生生击断,完全达到了单管枪的巅峰。

    或许,唯一制约该枪的缺陷就是其结构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和材料,每把枪需要用到49公斤的钢铁以钻削等方式才能造出重12公斤的mg34,一旦遇到战时,很难大规模向前线提供产品。

    但这一切,都随着一个金属冲压工程师的横空出世而发生改变,金属冲压工艺将彻底取代了钻削这种落后工艺,mg42通用机枪也在战争开启的一年后登上历史舞台,甚至直到数十年后各地战场依然还活跃着这杆二战老枪的身影。

    “我们中国有句俗话,江山代有才人出!武器装备也是一样,楼德华先生你说的有些绝对了。”唐刀笑道。“对了,我向您打听一个人,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谁?”楼德华一愣。

    “格鲁诺夫博士!贵国一名金属冲压工艺专家,我在贵国学习时曾有幸和他见过一次,对他的人品和学识一直很钦佩。”唐刀说道。

    唐刀所说的自然是瞎基霸扯,但在战争还没开始的前十年,因为中国和日耳曼帝国合作颇多,无论商业合作还是留学科研,去日耳曼帝国的国人不在少数,唐刀做为其中一员也并算不上稀奇。

    何况,他相信楼德华也没必要专门为此去特意查查他去没去过的这种履历,就算查了,谁还没有自己的秘密呢?

    “怪不得唐刀上校你对我国情况如此熟悉,原来,你竟然还在我国学习过,你看,我向往你们东方文化,而你却去学习我们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这属于是互补,怪不得你我能一见如故。”一听唐刀如此说,楼德华那双蓝眼睛更是放光,和唐刀更是多了几分亲近感。

    只是,这不是唐刀想要的答桉。

    唐刀只想知道这位认不认识那位还未进入日耳曼各大军火制造公司视野的天才,如果记忆没出错的话,唐刀记得提出用金属冲压工艺造枪械的大博士这会儿还属于失意状态,几乎没人认可他的理念。

    不然的话,mg42或许在战争之前就已经问世。

    当然了,其貌不扬的mg42还在测试场上就已经被盟国的间谍将照片传回国内,然后被盟国的军械专家们笑称为‘破铜烂铁’,直到恐怖的撕布声在战场上响起,1200发每分的平均射速使得战场上几乎没有敢向前冲锋的盟国士兵时,砖家们就像被闷了一板砖一样成傻缺了。

    见唐刀并没有像自己火一般热情的回应,楼德华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回答唐刀方才问的,将雪茄从嘴中拿下,口中喃喃自语:“金属冲压,博士,格鲁诺夫.....”

    唐刀略有些失望,却见楼德华眉头勐然一展:“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家伙。不过,这家伙可不像朋友你说的那么有才华,好好的金属材料专家不去搞他的老本行,竟然申请要搞什么枪械设计,还大言不惭说他会设计出一款比mg34还要优秀的通用机枪。”

    “你的意思是?”

    “这家伙是我克虏伯公司的雇员啊!还是专家级别的,不过因为不务正业,被总公司发配到远东分公司了,比我还早半年,这会儿应该在hd那边的铁矿担任高级工程师吧!用那些老顽固的话说,打磨一下他的傲气再调他回国,哈哈,也真是够倒霉的。”说起和自己一样被发配远东的倒霉蛋,回忆起这一切的楼德华莫名的有些开心。

    “你是说,格鲁诺夫博士就在中国?”唐刀差点儿没蹦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