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败之局?(1000章纪念)

    此时的日军,已经算是拥有空中、地面近乎立体的攻击方式,对中国军队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这也是猩口会战,中方聚集了超过30万大军,甚至还有300余门火炮,却依旧阻挡不住板垣四郎麾下的7万大军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防御战,中方和日方的兵力对比差不多得在四比一甚至五比一,才能保证不会输得太难看。

    这几乎已经是中日双方高级将领在长达半年的战争后,得出的一个共识。

    所以,当得知日军竟然投入了七万大军对晋东南地区进行围攻,位于临汾城内第二战区司令部作战会议室中的山西老汉,当场面色灰败心丧若死。

    虽然经过唐刀提醒,他依旧低估了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决心,原本在他的设想里,日军能投入个三万人就不错了,晋东南太行山区他布置了近十万大军,三比一的兵力对比,再加上太行山之险,就算打不赢,也能消耗日军一部分实力,然后他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将他麾下的晋绥军精锐调入太行山区。

    哪知道日军不动则以,动则犹如雷霆,疯了一般投入三个师团外加一个混成旅团,兵力几乎和晋东南地区中方兵力相若。

    晋东南若是丢了,临汾城将失去一道重要屏障,破城几乎已是在所难免。

    关键是他在另外一道防线上部署的超过20万大军还不敢动,日军第20师团,第5师团,第114师团,第10师团纷纷异动,由晋东、晋北、晋西向东南而来,那可是高达10万大军。

    虽未发动攻击,但却是犹如乌云压城,令中方各将如临大敌。

    日本华北方面军此次,为了一个小小的晋东南,竟然动用了麾下大半兵力。

    “命令战区司令部各部,政府各部,收拾妥当,分批秘密撤离临汾!”一直枯坐到深夜的山西老汉终于开口。

    虽然知道大战之际,战区司令部秘密撤离可能会动摇军心,但山西老汉终究不得不痛苦的做出了这个决定。

    对于这位大老来说,这不光意味着他这个战区司令官对战事失去信心,也意味着他接受了那位的‘好意’。

    所谓好意,就是保他活命,但晋省若失,他这个战区司令官难辞其咎,离职已经是板上钉钉。晋省大本营没了,官职也没了,可以想见,曾经的辉煌也会离他而去,从此以后,挂一闲职,做一个富家翁将是他的日常。

    这对于一个在一省第一人的位置上坐了二十几年的大人物来说,是何等的痛苦不言而喻。

    但就是这样,这位也依旧在思想斗争了大半日后做出了这个决定。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这位骨子里的某些东西让他做出了自认为的最正确决定。

    事实上,面对老汉做出的这个决定,司令部一干重将,甚至连一句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而远在江夏的军政部,也在日军调动兵力情报抵达后,陷入了沉默,对于第二战区司令部将物资和各要员撤离至黄河的决定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显然,对于这些高级将领们来说,晋东南之战,已是必败。

    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咽下晋东南战败,乃至临汾失守,整个晋省丢失的苦果。

    而战役初期,也正像抵达潞城的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兼任东路军司令官的香悦青石中将所说的那样:“都说中国太行山险峻,但我想说的是,帝国勇士的铁靴之下,山海皆可平!此战,我东路军仅需七日,即可尽破敌军而还!”

    由十个方向进军晋东南的日军,第一日便攻克第一道防线,部署于外围的中国军队仅鏖战一日,便丢弃花费数日方才构筑的战壕撤离。

    第二日,日军依旧没受到太大阻碍,一路上仅余小规模部队进行骚扰,但很快就被以数千规模计的日军驱赶入深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