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平凡斯拉夫男孩改变命运的契机

    还有的男孩,他们是被强制迁移至奥斯塔拉公国,虽说仍是罗斯王国的臣民,首先他们的身份已经成为奥斯塔拉公国的臣民。对于这些男孩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女公爵卡洛塔有着复兴之梦也在积极落实,落在她手里的年轻男子没有第二种选择,任何男子皆是士兵哪怕他体弱。这些强制移民的男孩大规模成了骑兵、学会如瓦良格人般划船,即便稚嫩,已被逼着早早参与作战行动。至于真正的体弱者,已经被大自然的恶劣无情淘汰不复存在。

    环伊尔门湖是不缺孩子的,反倒是强制移民的行为一定程度缓解了土地压力,却又在短时间内男男女女又生育一批孩子填补了空缺。

    每年都有男孩达到传统中的十二岁成年,立刻结婚不一定,履行成年人义务则是一定。

    ….

    最小的只有十五岁,最大的则有二十岁,在最初的设计中留里克将年龄定得很死,可更多的

    孩子不想放弃机会,有刚刚十二岁的男孩自持比其他同龄人更为高大,就想着通过竞技加入军队。

    留里克当然想要十八岁左右的男子编入新军,事实并不容许他这般奢望。

    一切都因为罗斯的战争活动实在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

    罗斯王国的核心人口刚刚度过人员青黄不接的危险时期,可新一代的罗斯战士才开始陆续长大。

    「下限十五岁,但愿我能把兵招满。如果不行,就降低下限,四支旗队两千人,怎样都得招够。」

    留里克如此想着,又安排诺夫哥罗德总督将「竞技场」快速搭建起来。

    很快的,聚集在诺夫哥罗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在城外荒地结伴搭建临时帐篷,打听着竞技选拔何时开始。

    各村的男孩聚在一起,并围绕着接受过教育的本村兄弟身边。他们本就是一起成长的同乡朋友,因其父母各有志向,最终各村只有少数较为富裕的平民家庭能把儿子送到诺夫哥罗德学校就读。

    「我一定能选上,否则就是对两年学业的亵渎。你们不用担心,我若选上就想办法把你们拉进来。至于竞技选拔怎样做,我教你们……」

    如此豪言的男孩摇身一变成为同乡眼里的大哥,这种男孩的确有自信的理由。

    要如何做竞技选拔,只要复刻一番学校的期末体能考试不就可以了。

    踢正步、排队列、整齐走步……如此种种不止是训练新兵的纪

    律性,因为它就是历代以血的代价从战争中学到的经验。

    现在才是九世纪,罗马时代的方阵作战在中世纪前期一切要素几乎失传,崛起的蛮族国家们不得不从零摸索,各路维京部族找到了「搭盾墙」战术,意外得到了古时罗马军团的一定要素。

    留里克并没有直接效仿罗马,或者说训练学生们踢正步排队列就是一种想当然的行为。

    为什么不这么做?做不到这些也配做学生?

    哪怕接受的只是两年教育,被强制体能训练的男孩在草地上列队,在教官左右左的喊话中整齐前行,在他人看来仿佛就是军队。

    让连左右都分不清的男孩学会列成矩阵整齐走路,往往只需要三天高强度集训即可做到,毕竟

    他们绝不比数百年后的人弱智,他们缺的只是一些知识与方案以及了解这一切的指挥官。

    「竞技选拔」仿佛是一种体育考试,只是它更为严苛。

    倘若来了四千个形形***男孩,就必须从中选两千个吗?

    不!如果只有一千人能通过跑步测试,那么就选一千人。

    今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留里克一身戎装,携王后、太子,在骑兵队护卫中高调登场!

    留里克的确以极高效率完成了第三、第四骑兵队的组建,队伍框架设计完毕,这两支部队真的拥有合格战斗力?留里克对之持否定态度。他们过于稚嫩,倒是有资格为王室炫耀光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