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二

    洪荒三阳如何起源,世间凡俗难以考证。纵使大罗金仙那般寿数悠长之辈,也在时光长河下湮灭,似乎从生到死三阳一尘不变,便不再关注。金乌却不同,他是少有知情者之一。

    据传混沌初开,天地不分,万物难明。神人定下规则,基者化身为道,浮者遁化三千,宇宙初成,日月星辰归位,洪荒始现。

    但金乌知晓,故事从最初就错了。

    那煌煌大日,也是其名义上的父亲,元阳帝尊,万灵之始,成道绝非混沌之后,只因叱咤南疆的三足金乌,曾也是大日火苗,化身而为。

    当他首次拥有意识,第一幕便是无尽爆炸中巍然不动的三王座,呈三角而立,其上各自坐有一人。一者鬓发斑白瘦弱不堪,周边昏暗难明腐朽肆意;二者衣袍空荡,无影无形,烈焰汹涌澎湃,似疯癫狂乱;三者记忆尤深,染血战袍居中而坐,浑身迸发无尽光辉,照耀世间。

    其衣袍上的血液不朽不化,于天地最为阳极之地仍然威能无限,光看一眼便觉杀戮疯狂,万劫不复,凛冽之意超出天外。

    而阳极之外,天地鸿蒙,因果战乱不休,地火风水无序。

    只一眼,意识便陷入沉睡。

    再一醒转,已沧海桑田。

    东海之国,下有旸谷,谷中扶桑,日所浴也。金乌横飞于天,大日横照一轮,金车游荡,万物光辉。

    至于他有无兄弟姐妹,应该是有的,但却从未见过。桑木枝头留下灰碳似的痕迹,依稀能窥见过往光阴。

    但元阳再无到过旸谷,失去阳极滋润,此地开始没落。

    曾经炽烈辉煌的起始,也变得冷冷清清,再无生气。整个旸谷死寂沉闷,扶桑也枯萎腐朽。

    隐约间帝尊传来话语,便是离开此地。

    于是他叼起一根尚存生机的偏枝,飞出日升之地,落入洪荒,从此南疆有了一位金乌王,化金乌神通为大道修法。

    日升月落,枝芽重生,苦修清净,共踏云涧,方有少阳。

    这般千万年,无数灾劫降生,卷走仙人凡俗,却未能奈何金乌。

    其间焰中论道,悟金乌、夕日两诀,另辟蹊径。观三阳,如与帝尊神谈,一日千里。

    直到数百年前,在梧桐涧修行,却隐隐耳边传来父尊呼唤,那阳极源头的亲切让他顿时惊醒,便想一刻不停地冲至三阳。

    可莫名地,脑中闪过那印在扶桑之上的金乌灰烬,不由颤抖身躯,鬼使神差地制止了冲动,暂缓一二。

    呼唤并没有停滞,反而愈演愈烈。对于化生于太阳的金乌,本就是元阳之精,那声音简直催动本能,无法制止。甚至仅仅作抗衡,其道法便肉眼可见地衰落,难以修行。

    这反而让金乌愈加惶恐,虽然表面一切安好,内心却总有不安。诞生于太阳之中,冥冥间似有不妥,算不清、看不明。

    直至某天呼唤已达临界,其自知不行必亡,便主动刺激大罗之劫,勾连梧桐涧福地,以身合域,提前引动幽冥,借劫难来抗衡帝尊牵引。

    可福地之劫加金仙本难,谈何容易。

    本人杰地灵,道气盎然的梧桐涧顷刻间灾难横生,天翻地覆。更可怕的是天鬼降临,诡物尽出,tiān • zàng 坑吞噬万物命数,避无可避。

    所谓天鬼,乃幽冥劫中道化邪染之外相,吞噬生灵、腐朽物躯、诡化魂魄,三相齐聚,乃福地陨落之前兆。

    他主动与梧桐相连,更是要承受其侵蚀。

    先是天涯海角、再是神山大海,直到最后福地中央,部族居所。步步蚕食,大罗手段都得不到施展,只能眼睁睁看着梧桐走向毁灭,他的道身也与日俱损,神形衰败。

    最为恐怖的是,幽冥劫数亲临其身,道化之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

    亏得福地灾劫日久绵长,不像人劫那般迅敏,方得舒缓之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