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贝式效应

    虽然不太情愿,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他的表现非常特别......”

    贝克汉姆的任意球在当晚的《英超精华》中被反复播放,这个进球伴随着这个英俊年轻人的面孔一遍又一遍加深着观众的记忆。

    结合可口可乐的广告,那些从来不关注足球的人才意识到,这个帅哥竟然不是娱乐明星,而是一名职业球员。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才华,这个帅哥有点东西!

    第二天的报纸上,大多数体育报纸上都充斥着对贝克汉姆的吹捧。

    《大卫,年仅21岁即成为任意球大师》。

    《天才球员用任意球绝杀阿森纳》。

    《诡异弧线制造绝杀,英格兰再现世界级任意球手》。

    这就是英格兰媒体的风格,他们会用各种夸张的描述手法来调动读者的情绪,带动大家的判断。

    在这样的原则下,精彩瞬间会被吹捧成历史经典,而一时的失误也会被刻画成众矢之的。

    媒体们绞尽脑汁制造出的新闻就像肥皂剧,每一部看起来都很像,看完第一部也许很爽,但再看就会发现同质化极其严重。

    相比于其他媒体,《太阳报》的评论就要客观很多。

    无论贫穷富有,疾病健康都无脑尬吹贝克汉姆的胖尼克在所有人都在吹捧万人迷的时候却另辟蹊径,把报道的重点都放在进球前的过程里。

    “大卫的任意球完全有资格入选赛季最佳进球,人们记住了他的任意球,也记住了他的颜值,却忽略了他的勤奋。

    比赛进行到第75分钟,阿森纳的左边后温特伯恩已经出现了抽筋迹象,在随后的10分钟时间,他几乎丧失了跑动能力,这导致了阿森纳队的全面被动。

    正是因为阿森纳中场支援左路,才造成了门前的一片混乱,基恩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制造了宝贵的任意球。

    大卫全场跑动超过米,在他的冲击下,阿森纳的左后卫温特伯恩被迫增加了跑动距离,他本场比赛的跑动距离将近米。

    大卫用自己的跑动拖垮了对手的左边路防线,他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太阳报》的主营娱乐和社会版块,他们从上赛季开始就放手让尼克折腾,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不靠体育版块吃饭,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看中了贝克汉姆身上的明星潜力。

    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埋了一年的伏笔,竟然在一场正经比赛之后的正经评论后开始发酵。

    通过媒体的反复报道,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曼联10号球衣的单日销量出现井喷式增长,据说购买者多数为女性。

    而《太阳报》第二天在没有爆炸性新闻的情况下销量猛增。

    于是经过讨论,《太阳报》在第三天的体育版块爆出独家新闻。

    可口可乐邀请贝克汉姆作为英国地区代言人,并送上价格不菲的代言合同,但遭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