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厨子,这个大佬不一般!

 第三座,刘彬隔着老远看了看,没能看出具体划分到什么类目,姑且只能算作杂学

 而说是杂学,上面的问题自然也不再限制于条条框框。

 有的问题倒还能摸索出来点门道,有的问题压根就是出题人的想象。

 想要完成,要么是迟延内定好了人选,要么就是刚好撞了大运。

 “三座石碑,第一座的专业性太强,要想回答上来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得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而这一点,恐怕这也是租借实验室能出现的理由之一”

 “如果选择这一座上面的问题,我就算能拿出来答案,也不太可能蒙混过关,毕竟我又没有真正去做过这些实验,数据也是凭空而来,一旦要较真追查起来,可太麻烦了..”.

 “第三座,感觉也不太行,提出这些问题的人恐怕都不知道自己这问题该怎么解决,答案又是什么,我就算拿个正确的过去,光是验算就得不少时间,等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看来,如果我要答题,只能选择第二石碑的问题”一番分析,刘彬心中记住这个信息,道儿从石碑最上方往下面扫荡起来。

 建筑设计,材料研发,靠的不仅仅是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还有灵光一闪时的运气。

 两者之间,往往是缺一不可,互相融合。

 但奇怪的是,从第一个问题一直扫视到最后一个戚晓妹新添加上的问题,苏摩的脸色却是微微有些变化。

 “这些天是不是添加了很多新问题上去?”转过头,苏摩看向侯从文。

 后者面露异色,连连点头:“是的,最近添加问题的频率确实高了不少,这石碑上的问题保留的时间都是一年,以往一年下来留在每一座上面的,才只有二三十个问题”

 “可今年才六月份,石碑上的问题就已经过百,尤其是这三个月,好像添加了三四十个新问题进去,主要以第二座和第三座为多”

 “这么多?”只看问题,苏摩便有些微妙的感应

 如今得到侯从文肯定的回答,他已经基本能确定,就和周岳说的一样,领地果然又到了第四次科技爆炸的前夕。

 而这一次大概率爆炸的科目便是建筑材料有关!

 “这东西能玩个什么花出来?”

 “或者说为什么要急切的研究出这样的东西来?”

 上百个问题,其中有八十个左右都和建筑相关。

 有类似戚晓妹这样的,从建筑的骨架根本属性出发,以防冲击,保暖,抗腐蚀,道儿换气等方向提问。

 也有从建筑的合理性出发,以最小空间最大利用方式,后期可维护性等方面出发。

 综合起来,如果不是科学院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

 刘彬不用想,也能知道,这应该就是为什么大范围着急缓冲合金的原因之一

 只有大量的实验需求,才会这般迫切的需要对应材料。

 而哪怕被外人察觉到一些,他们也不管不顾,更能看出来这项研究的重要性。

 “怎么样,要不你也上去搞个题目解答一下,我可以帮你将问题答案传达给对应的研究员

 “只要你能解决问题,得到研究员和科学院的认可,拿到高级以上研究员职称,哪怕是想让我当你的贴身保镖,都行哦~”发觉刘彬看的认真,侯从文眨巴眨巴眼睛,小声打趣道。

 “哈,算了算了,这问题这么多人都答不出来,我何德何能可以一下给出答案”

 “我们还是去别处逛逛吧”摆摆手,刘彬笑了笑,缓缓将视线从已经要离开的戚晓妹身上移开、

 第二石碑上的上百问题,一遍浏览下来,苏摩确实发现自己可以马上解决其中大约十分之一的问题,拿到最为基础的研究员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