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之上,游牧民族在与农耕民族的战争之中,占便宜的例子数不胜数,短暂的接触战之中,农耕民族鲜有能够击败游牧民族者。

 但如果把两个种族的战争,放在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之中,放在一场长时间的对抗,绞杀之中,最终获胜的,基本上都是农耕民族。

 这种特质,是基于两个种族深植于基因之中的本性所决定的。

 游牧民族拥有更强大的机动性,来去如风,他们所有的财产,都可以放置在马背之上。他们以放牧为生,经常地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灾难的袭击,一旦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他们便会骑上战马,拿起马刀去抢掠。

 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战斗基因,深植于他们每一个人的骨髓和血液之中。

 但这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因为他们永远占据着选择战场的权利,所以他们缺乏死战到底的决心和韧劲。

 打不过,就走。

 去寻一个打过得的软柿子捏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但对于农耕民族就不一样了。

 他们所有的财产,都根植于他们所栖身的这片土地。

 所以面对侵略的时候,他们有决一死战的勇气与毅力。

 辽国虽然立国几百年了,国内农耕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国族契丹族从本质之上,仍然还是游牧民族的心态。

 卢本安这样本来出身于幽燕世家的汉人,但一辈一辈的下来,他们也慢慢地沾染上了这样的心态。

 平素并不显现,但在这样一场双方都死伤惨重的大绞杀之中,却是一下子暴露无遗。

 卢本安没有想到对面的火炮拥有如此大范围的杀伤力,而高迎祥也没有想到对面也拥有了在本质上与他们一样的火药武器。

 密集的军阵能够对抗奔马的冲击,但在炸弹的攻击之下,立时便成了最大的短板。

 前方数个军阵,在转瞬之间便在炸弹的爆炸声中崩溃,让辽军得以突破,双方展开了更加残酷的肉搏战。

 卢本安本来以为,只要他能够撕开宋军的军阵,那么接下来对方必然会兵败如山倒。

 这是在以往辽国与宋军无数次厮杀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宋军的步兵作战的确很厉害,但那是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

 一旦他们成为一个个的个体,那就不堪一击,

 他们的虚弱将会得到最为彻底的体现。

 卢本安的欢喜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

 因为宋军的军阵的确是被打乱了,但他们并没有溃散。

 而是就地开始了反击。

 哪怕他们单薄的身体面对着迎面而来的战马的冲击,注定就是一个死的时候,他们也居然努力地站稳了身子,然后将长枪尾部戳在地上,一头斜斜举起。

 枪断了,人死了,但马,也被戳死了。

 那些刀盾手们,挥舞着横刀,不顾一切地冲到了辽人队伍之中,

 以刀换刀,以命换命。

 当卢本安藏着的秘密武器,没有在第一时间取得他预想的战果,没有用最快的速度冲垮高迎祥的前军的时候,高迎祥立时便作出了反应。

 双方数万大军,也在随后进入到了相峙的胶着状态。

 真正地进入到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状态之中。

 卢本安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碰上的宋军,为什么跟以前的宋军不一样了,

 但他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解宝在民权,陈天松在宁陵,输得不冤。

 假如他们面前的宋军,也跟自己面前的宋军一样悍勇的话。

 本来他还有最后一丝希望。

 那就是胞弟卢本溪带领的三千骑兵绕道玛瑙河的这支奇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