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路

 但凡是参与了都城那一场清洗高氏行动的部族,对于高迎祥无疑是恐惧的。

 他们很清楚,一旦让高迎祥获得胜利,那么等待他们的,必然会是远超他们想象的报复。

 当初参与这场清洗的时候,可万万没有想到,会是如今这样的一副场景。

 那么,彻底击败高迎祥,杀死高迎祥,便成为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至于以后怎么样,似乎并不需要考虑得太多。

 至少,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照样还是可以与宋人谈判的。

 高迎祥要将大理送给大宋那个叫萧诚的边城,那么他们,其实也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而这,也正是董羡能够说服大家的原因。

 高迎祥必须死。

 董羡派去贵阳的特使,大致上说明的也是这个意思。

 但萧诚不置可否。

 原因就在于,萧诚还需要高迎祥去替他荡清整个大理的这些权贵阶层。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大理还存在的那些权贵阶层,基本上一个个的都与高迎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了。

 即便过去没有,现在也有了。

 董羡在清洗高氏的时候,为了让大家能够一心一意,不再鼠头蛇尾,那可是逼着每一家的刀头之上都沾上了血的。

 所以,高迎祥能够为萧诚做到的,董羡是做不到的,其它的大理那些权贵也是做不了的。

 高迎祥已经一无所有了,所以他不介意将大理旧有的这些权贵一鼓荡尽,既完成了萧诚对他的殷殷期托,也可以替自家报仇雪恨。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做完了这件事,他高迎祥还可以用这些家伙的鲜血以及累累尸骨搭起自己在新朝里向上的阶梯。

 而董羡这些人能够革自己的命吗?

 当然不可以。

 所以,萧诚坚定地支持高迎祥。

 许多不明白萧诚这些心思的贵阳路官员们大惑不解,在他们看来,只消答应这些家伙,处理了高迎祥,那大理便唾手可得。

 许多大理的实权人物,已经表达了投降的意思了。

 他们不明白安抚使为什么要选难去易。

 即便是罗信,也是在萧诚详细解释了原委之后,才明白萧诚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是看一步和看十步的区别。

 绝大部分贵阳路上的官员们看到的是迅速地以一场胜利来结束大理的战事,将大理变成了萧诚嘴里的彩云之南就可以了。

 而萧诚想着的还是如何将大理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变成云南路,变成在不久的将来,其能成为自己北伐之时的最为强大的一个助力。

 这也是上位者与普通人有眼界之上的差距。

 你看不懂那些布局者在落下棋子之时的意图,反而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聪明的,那些掌握着棋盘的家伙,都是一些尸位素餐的混蛋,如果自己能坐在那个位置之上,一定会比现在这些家伙做得更好。

 很多人都会这么想。

 只有当潮水退去之后,当水底裸露出来,许多事情的真相才会真正的浮出水面。

 直到这个时候,许多人才会感叹一声!

 哦,原来是这样啊!

 了不起!

 但这是对于成功者才会有的一声赞叹。

 还有许多的行走在这条道路之上却失败了的下棋者,却很有可能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之上。

 那些反对者会得意地道:这就是不听大家的,一心想要独裁的下场,不但害了自己,还害了国家。

 至于当初的那些事情,如果成功了会怎么样,并没有人愿意去仔细的研究。

 对于历史而言,他总是只会对胜利者大书特书,而对于失败者,却只会廖廖几笔,一带而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