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身后名的汪直(二十七)

“我觉得她没有我长得好看,我只喜欢好看的。”

笙歌一本正经的答道。

那个女子,看起来瘦弱无害,可那双眼睛骗不了人。

没有她好看,还不是个省油的灯,为何要收。

“我这么认真的问你,你就不能不敷衍?”

汪曲眼睛瞪的大大的看向笙歌。

那话,一听就是哄小孩子的。

“我答的很认真。”

“好好歇着吧,明天开始可就有的忙了。”

笙歌故意把汪曲的头发揉的一团糟,看起来就像是个小鸡窝。

“他要出手了?”

闻弦音知雅意,说的便是汪曲这样一点就通的脑子。

笙歌点点头。

哪怕刘知府再怎么想着忍辱负重,但做了这么多年的大同府土皇帝,怎么可能一点儿气性也没有。

她都这么放肆了,不稍稍给她点儿教训,刘知府晚上还能睡得着吗?

刘知府表示,的确,他气的辗转反侧,就连新娶的美娇娘都难以让他开怀了。

三日的时间一晃而过,在这期间,梁千户也秘密求见了笙歌,表达效忠笙歌的决心。

但笙歌并没有对外表示,而是让梁千户继续不动声色。

笙歌在这三日里,对这大同府驻军势力划分有了一定的了解。

嗯,对于大同府的士兵而言,不知指挥使仿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笙歌在这里做不到令行禁止。

明明令行禁止四个字,是军人最基本的要求。

无数人就像是看笑话一样看着笙歌这个新鲜出炉的指挥使,似乎都有人押注,赌她多久会灰溜溜爬走。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偏偏在这个时候,瓦剌军毫无征兆的卷土重来,凶悍无比的在城外叫阵,甚至还虏了不少出城没来得及回来的平民百姓。

一时间,人心惶惶。

分明,这还没有到瓦剌军每年骚扰抢掠的时候啊。

不少百姓已经自发的前往知府门外,跪求知府大人保平安,劝退瓦剌大军,不要损坏他们的家园。

至于笙歌这个驻军指挥使,所有人视而不见,方法知府大人才是这大同府的定海神针。

在百姓们的千呼万唤下,知府大人犹抱琵琶半遮面,惺惺作态道“指挥使乃皇贵妃亲荐,他不好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