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天坑的货币政策

    而胡惟庸就完全不一样,首先,他本人是拥有一番雄心壮志的,虽然是李善长的学生,可胡惟庸心里,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超越老师,建立一番功业。

    尤其是在自己定下的目标之下,更是动力满满。

    此刻,胡惟庸再度开口道:“这第九策,乃关于货币之事。全国各地的矿产臣已经派人核查过,目前,能出产铜矿,委实不多。”

    “诸多铜矿山,都已经濒临枯竭。而元廷所在之时,大肆搜刮金银铜铁之物,如今元廷败退,许多金银铜铁,都被元廷带走,故而这民间也无太多结余。”

    “故我大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当没有足够的铜矿铸钱使用。”

    胡惟庸此刻将朝廷的窘境讲述了一遍,这就是此刻朝廷非常尴尬的境地了,没钱。

    这个并不是说朝廷有多穷,当然,的确也不富裕,实际上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没钱。

    没有铜矿可以开采,这铸钱获利,自然是无从谈起。

    朱标则是清楚,这铜,在诸多金属里面,应该是最容易开采冶炼的了,而且,数量庞大,也正是因为如此,铜在中国,才作为货币长期使用。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铜的使用时间长,导致了铜矿的开采,时间也格外的早。

    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

    到了汉代,吴王刘濞甚至能够依靠开采铜矿铸钱之利和鱼盐之利和中央叫板,最后演变成了七国之乱。

    这么长久的开采历史,这多大的铜矿,也被开采完了。

    而元廷搜刮这些有价之物,更是加剧了这一过程,导致了现在朝廷飞铲尴尬的境地。

    实际上,根据朱标所知,在地方上,很多地方仍是沿用旧钱,当然,这已经算好的了,起码还有钱可用。

    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堕落到了以物易物的地步。

    这实在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当然,这也就是为什么胡惟庸在朝堂上提出这个的原因了。

    朝廷没钱,那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任凭你英雄了得,没钱,啥事都别想干成。

    除此以外,这货币,也是盘活经济的根本。

    大明要想恢复生机,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这是避不可免的。

    老朱也是神色一震,当即就道:“那丞相有何良法?”

    胡惟庸不假思索就道:“皇上,臣以为,朝廷可以发行宝钞,以纸币暂代金银货币……”

    来了!

    一听这话,朱标就知道,这胡惟庸整出的法子不是别的,就是大明宝钞。

    这个,实际上在宋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名曰交子,但要说真正推行起来使用,还得大明。

    毕竟,在历史上,这大明面临的窘境和现在是如出一辙,这想出的办法,自然也是一般无二。

    朱标并未开口,只是静静的听胡惟庸讲述。

    若是无后世的认知,此刻朱标对胡惟庸这般想法,也只得纳头便拜,毕竟,能想出如此良法,已经殊为不易。

    至于这其中存在的隐患,以及为后世挖下的天坑,那看不到也是正常的。

    在金融这方面,虽然在早期的时候,春秋战国时期,老祖先们就已经会采用经济战打击敌人。

    可是,对于金融货币的认知,此刻的人还浅显的很。

    就比如,胡惟庸忽略了纸币的背后信用支撑。

    单纯的采用朝廷的信用背书,是完全不可靠的,因为一旦滥发超发纸币,这最后买单的还是朝廷自己。

    毕竟,此时的大明又不是后世的美帝,钞票随便印,反正其他各国都得为他买单。

    大明现在连个附属国都没几个,就算有,也是小猫三两只,谁能扛得住大明这么大的体量?

    在原先历史上,这宝钞后期就贬值的厉害,朝廷连给官员发放俸禄,最后都选择了实物抵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