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

 不怪张琪瑛这么想,她的疑惑一定会是许多人的疑惑。

 诚如历史上的曹操在得到汉中之后,没有选择即刻南下巴蜀,反而留夏侯渊、张郃、徐晃在汉中布置防线。

 甚至还留下了那一句流传后世的名言——既得陇,复望蜀?

 如此保守的军事策略,似乎与《傅子》记载的——“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完全对不上…

 这也不符合曹操一贯的军事方略。

 明明夺下汉中后给予了蜀中巨大的威慑,人心惶惶…却…

 也正是基于这个大前提,历史上的刘晔、司马懿纷纷提议曹操即刻征蜀,趁着刘备立足未稳,人心惶惶且尚未归附,一鼓作去夺下巴蜀!

 司马懿还特地提及一句——“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这都是希望曹操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但…问题就出现在,这并不是个机会。

 因为司马懿、刘晔考虑的是南征,是局部战场,而曹操必须考虑的是全局…

 南征纵是万般有利,可全局的考量上,只要出现丝毫的偏差,就会让几十万人的性命魂归秦岭山道…

 而这个全局的考量下,有一个点恰恰是重中之重的,那就是——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汉中地界,连绵的秦岭,运粮极其艰难…

 西凉又不是产粮大郡,大量的粮草都需要从司隶、乃至于豫州运来…一着不慎,就会让几万大军深陷茫茫山路之中,粮草不济。

 到那时候,就陷入了战拿不下险关,退…也不能全身的境地,风险不是一般的大。

 当年诸葛亮五次出祁山,第三、四的失败都是因为粮食补给的艰难…可见这一段山路粮草的运送是巨大的麻烦。

 而诸葛亮唯独第五次出祁山是最有机会的,也是粮草最充分的一次,这便是因为诸葛亮执行了“战区屯粮”的方略,在汉中就地屯粮,以此保证粮草的充足供应。

 唯独可惜的是,这一次最有机会的出祁山…诸葛亮病逝…七星灯没有续上命!

 这也是为何,陆羽提出,将五斗米教三十万教众迁出汉中,将汉中完全作为一个屯粮之所…

 或许,一、两年未必能见到成效…

 可几年后…此间粮草的充盈,就足够支撑一场巴蜀之地的南征。

 何况…

 陆羽还有一个杀手锏,他也需要…那个孩子在成长几岁!

 乃至于…在陆羽看来,如今…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备,其实都是在为他的父王曹操打工,为曹阿斗打工…

 诸葛亮若是能把蜀郡治理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呵呵,那于陆羽而言,反倒是喜大普奔的一件事儿!

 “你是不放心,三十万五斗米教徒到中原适应不了?”陆羽反问张琪瑛。

 张琪瑛摇摇头,“汉中如何能与中原比呢?何况…你提及的南北天师道的发展方略,足够的惊艳,父亲一定会…会支持的。我只是觉得…觉得可惜,这么好的机会,不南下…”

 张琪瑛没有把话讲完…

 陆羽却笑了,一边笑,一边缓缓起身,隔着窗子望向苍穹。

 他引出了那句——“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贪心不足蛇吞象!”

 这话像是对张琪瑛说的,也像是自言自语…

 这么多年来,陆羽的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治大国…更要戒“贪”!

 …

 …

 许都城,皇宫重地。

 如磐的黑夜,崇德殿内却是灯火通明…

 门外,替换了御林军,大魏的甲士森严伫立,而曹操一身常服缓缓走入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