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懒龙?仗剑锦衣夜里行!

学习胡俗,似乎是强人所难…

可这一刻,不止是强人所难,更是强人锁男!

至少,何晏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极其重要的一步!

十月,许都,太学。

“这一则天文的常识,仓舒你来背一遍?”

遥遥可以听到陆羽的声音在学堂内传出,这段时间待在许都,陆羽给太学生们上课的频次也多了不少。

当然,能上陆羽课堂的可不是寻常之辈。

每一个都有背景。

而仓舒是曹冲的字号,陆羽很喜欢这个公子,甚至…陆羽试着揣摩老曹的意思,既然把曹昂剔出世子第一梯队,那么…未来世子多半便是曹冲了吧?

作为太学生,陆羽对曹冲很是留意。

“十月是立春。”曹冲朗声道:“又叫小阳春,所以每年十月北方,在冷的时候一定会有三天左右,会转成暖的,虽然不像春天般暖和,但气温的变化也极其明显,而冬天是吹西北风的,可偏偏十月的小阳春可以在这三天当中转为东南风,东南风一吹气候也就转暖和了。”

“不错!”陆羽点了点头。“继续背,有关江面的特性也背一遍。”

“江面亦是如此。”曹冲继续背道:“长江中下游,冬季盛行西北风,可如果是在小阳春的这三天,几日暖阳天气后就会刮起东南风,若是两军于长江交战,最需要注意的便是风向的改变,有可能使得战局翻转。”

这一节课,陆羽教的不是别的,就是气候中“小阳春”这一项。

而演绎中诸葛亮借东风也好,三国志中,黄盖凭着在江边生活丰富的经验,预判到东风将至也罢!

这些都是有关“小阳春”风向变化的环节。

甚至,早在《易经》十二辟卦中就有记载。

陆羽专程教授给眼前的这些太学生。

曹昂、曹丕、曹植…连带着典满、许仪等人一个个连连点头,像是又加深了许多印象。

倒是曹丕,主动张口问道:“有关‘小阳春’的常识,陆师傅已经教了三节课了…弟子时常在想,如今也是十月,也快到了那小阳春?陆师傅教授这些,是否与邺城的围困有关?陆师傅难道是要用这‘东风’?”

曹丕的脑子最是活络,通过陆羽教授的内容,他已经联想的十分深远。

诚如他所说…

半年过去了,如今黄河以北的局势是,袁尚出兵南皮进攻他的好大哥袁谭,而曹操听从陆羽的提议,掘开睢阳渠,引水将邺城团团围困,足足围了三个月之久。

袁尚担心是围魏救赵,不敢回来救!

可偏偏,邺城因为守将审配的缘故,竟是守的固若金汤…当然,这个固若金汤其实有很多的水分,毕竟渠水已经将邺城围困,邺城粮食还能撑多久?邺城那些守军的士气还能撑多久?这些…都是未知数。

似乎…

只差一个契机,曹军就足以攻克邺城,彻底的将袁氏一族的根基断送!

可这一个契机会是什么呢?

曹丕想了许久,可偏偏听到陆羽提及的这“小阳春”、这东南风,难免会联想到一起。

只不过…

“陆师傅,丕有一事不明。”

曹丕是最喜欢问问题的那个…似乎,他很擅长通过问问题拉近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有问题,不妨直说。”

陆羽伸手示意…

曹丕当即开口。“其实,陆师傅若是要攻克邺城,何其容易?只需要完全掘开睢阳湖的水即可,邺城的城高却高不过徐州下邳城,泗水能倒灌下邳,漳河水亦能倒灌邺城,这不是一举就能够收服北境么?何必只是引水围城三个月,却引而不发呢?”

比起“小阳春”与“东南风”,无疑…曹丕更在意的是引水倒灌邺城,这是毕其功于一役,稳操胜券的局面…可…

“子桓的这个问题?你们有能解答的么?”

陆羽环望面前的一干太学生…

摇头,所有人连连摇头,就连曹冲也不懂,为何这么简单就能破城,却引而不发呢?

“好…那么接下来,我就跟你们讲讲为何我始终坚持,不能真正的引水灌城!”

陆羽缓缓起身,他负手而立,郎朗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