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五十军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真要打实了,伤筋动骨一百天自是少不了,哪怕是时至今日,他也才能刚刚下地。

    “唉…”

    曹操摇了摇头,再度陷入沉思。

    羽儿这所谓的贵客暂时是指望不上了,可…粮食问题,总要解决呀!

    “立刻致信于荀令君,让他务必再筹集二十万石粮食,迅速送来!”谷弸

    曹操当即下令。

    荀攸却是面色一紧。“曹司空,荀令君信笺中可是写明了,这十余万石粮食已经是许都城最后的库存,纵是现在开始募集…时间上怕也已经来不及了。”

    募集、运送,甚至…是重建粮道,这些都需要时间。

    官渡的粮草只有十余日了,等不到新粮到来的这一天。

    “只能退兵了么?”

    曹操的眼眸紧凝。

    之所以提及退兵…

    是曹操基于全盘的考量。

    只剩下十余日的粮食了,真要到了最后粮尽援绝之际,那…别说是退兵了,三军将士饿着肚子,怕是要哗变了。

    “退兵,退兵么?”曹操这话脱口…

    荀攸陷入了沉默,他心如明镜,持久战…本就不利于曹军!

    不夸张的说,在他看来,若然袁绍铁了心要打持久战,那曹操没有半点机会!

    可…退兵的话?

    又能退到哪里呢?

    诚如昔日里叔父荀彧提及的,这一战袁绍南下是要与曹操争夺天下,曹操若退,他势必再追…追到兖州,追到司隶,追到许都城,不一样还是没粮食么?

    “曹司空…”

    荀攸张口,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劝了。

    哪曾想,戏志才眼眸一凝,面色凛然。

    他当即反问曹操…“曹司空可知,为何三军将士相持数月,却士气从未减弱,斗志从来激昂?为何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敌人,整个司、徐、兖、豫四州民心稳固,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唔…

    曹操微微一愣,他抬起眼来。

    “为何?”

    却见戏志才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纸…

    没错,就是一张纸——报纸!

    戏志才迅速的将这报纸递给曹操,而曹操迅速展开,他忙于军务…还真没有在意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眼眸凝起,细细的去看。

    而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曹操的眼眸徒然瞪大。

    因为,这小小的一张“报纸”上竟罗列了大量的内容。

    而第一篇的题目就是无比醒目的两个大字——坚持!

    “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这是荀彧亲笔撰写于纸上,经过太学的活字印刷术,印刷了何止上万份。

    与其说,这是荀彧写的一篇文章,不如说,这是给曹操的一封信件。

    呼…

    曹操提起报纸,看过一遍这文章,似乎意犹未尽,再度提起又看了一遍。

    慷慨激昂,字字到位…

    曹操的眼眸渐渐的凝起,不由得感慨一声。

    “荀令君这笔锋直戳人心哪!”

    戏志才连忙补上。“是啊,荀令君这文章中点明,这是曹司空与袁绍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时刻,万不能轻言放弃!”

    “况且,袁绍充其量算是个比布衣百姓强一点的家伙而已,他借着祖辈的名望把很多人才团结在身边,但他根本没有能力去用他们,主公英明神武、明哲慧眼,各项指标都远远超过他,何必要怕他呢?既然不需要怕他,那又为什么要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