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未必神授

  “可…天道自然,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拥护他,等待‘天’的恩赐与崛起,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敬其在己者’,而非‘慕其在天者’,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荀夫子说的。荀令君也当与时屈伸,也要以义应变,天下局势始终在变,人也要跟着变,荀令君的功业已经无愧于荀氏列祖列宗,千万不可太过苛责自己,更莫要让忠心害了你!”

  提及最后一句话时。

  陆羽脑海中想到的是,前世…喜欢看的一档篮球节目中,加内特对詹姆斯的告诫——别让忠诚害了你!

  此时此刻,陆羽用这么一句告诫荀彧,他觉得…很合适。

  当然了,有没有用,能产生多大的效果?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曾几何时…

  当陆羽纵览汉末这段历史,在大魏阵营中,让他最有感触的不是别人,恰恰便是荀令君。

谷/span  为何荀令君“张子房”之才,可最后却是个大大的悲剧呢?

  究其核心原因,就三点。

  ——根深蒂固的忠汉思想!

  ——率直的性格特点!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处事观,直接导致荀彧那悲剧的人生!

  总结起来是容易…

  可要改变,那就难咯!

  荀彧作为这个时代最顶级的谋士,最顶级的世家,改变他心头根深蒂固的观念,谈何容易?

  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完成了。

  陆羽也就这么一提…

  用你们颍川荀氏先祖“荀子”的话去告诫,接下来,就看荀令君自己的顿悟了。

  呼…

  长长的呼出口气。

  当那句“莫要让忠心害了你”从陆羽的口中传出,没入荀彧的耳畔时,他的身子剧烈的颤动了一下,很明显心头亦有所悸动。

  他浅笑着摇摇头。“与时屈伸,以义应变,然而这应变的底线,终究是义!陆司徒也不能忘了大‘义’呀!”

  得…

  这话脱口,陆羽感觉,他方才那番话白说了!

  “唉…”无奈的叹出口气,陆羽站起身来,一边向门外走,一边补上一句。“荀令君践行的义?是真正的义么?君权神授?这种董仲舒调教过的‘儒家’思想,又是孔夫子提出的那个么?”

  讲到这儿,陆羽摇了摇头。“荀令君不妨闲暇时将晚辈这话细细的想想,保不齐,能得到些许别样的感悟呢!”

  一言蔽,陆羽走出了尚书台…

  接下来是又一轮血腥屠戮,陆羽不想看,看着反胃…还不如早点回去跟昭姬姐请罪呢!

  把月旦评闹成这副模样,昭姬姐想必生气了吧?

  呼…

  哪曾想,陆羽方才走出尚书台,荀彧的眼眸却是紧紧的凝起。

  触动?

  他的内心深处怎么会不触动呢?

  表情淡然,那是遮掩着心头的悸动!

  陆羽对《荀子》的了解,对荀氏一族祖辈传下来的道理与大义,似乎…比他了解的更深入,更透彻!

  特别是她最后吟出的那句——董仲舒调教过的‘儒家’思想,又是孔夫子提出的那个么?

  凭着荀彧的才学,如何会不理解这话中的含义呢!

  ——君权,其实…未必神授!

  ——水载之舟,方才为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荀彧应该践行的义,到底是为民?还是为君呢?

  …

  …

  这边,陆羽与荀彧的话愈发的意味深长,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另一边,风评台上,可就是气氛肃然,森然凌厉!

  此间早已被封锁,除了蔡昭姬被送回了司徒府外,几乎所有文、武,都被看守在这边。

  曹操当先踏入,便站在这风平台上,不多时,董贵妃的尸首也被甲士抬到了这边。

  她已经死了,可似乎…她的身子莫名其妙的抽搐了几下,像是回光返照,可最终还是停止了动静,彻彻底底的香消玉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