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雅评,刀光剑影,血水飞溅

  “孔子是在三十岁时学懂了礼数,故而,说话做事时就有了把握,而我们亦应该在而立之年时找准目标…从容不迫、自信的去实现目标!如此,就完成了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心灵上的提升!”

  “管中窥豹,只凭‘三十而立’这一条,便已能佐证何公子这《论语集结》与吾弟《论语心得》之高下!诸位士子不妨均品评一番!”

  蔡昭姬的一番高论,引得台下一阵鼓掌叫好之声。

  似乎,就连曹操亦是有所感悟,更别提…曹昂、曹丕、曹植等人。

  众人纷纷寻思着,等这月旦评散去,可得去太学书斋借来陆羽这《论语心得》,好好的读上几遍。

  掌声响起!

  曹操第一个带头鼓起掌来,这掌声鼓的倒是有几许刻意。

  倒是此间,听到曹操鼓掌,荀彧的眼睑更低垂了一分,整个人却是不动声色。

  却在这时,顺着这掌声,终于…王子服找到了曹操,他向远处的董承使了个眼色,董承顺着目光望去,他也找到了曹操!他立刻朝人群中一名负责联络的杀手用目光示意!

谷/span  一时间…

  无数杀手悄然的潜往曹操所处的位置。

  台上,何晏倒是有一抹如释重负的感觉,昔日他扮演假隐麟,如今…几乎天下士人都知道,陆羽才是真隐麟,能败在真隐麟的著作下,倒也不丢人。

  当即挠挠头…

  何晏心悦诚服的一躬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对《论语》的理解,居于陆司徒之后,此二等倒是让我心悦诚服,这评语,我领了!”

  自有书童将那幅字挑下来给何晏,何晏提着下了台,蔡昭姬微微一笑,旋即回首望向一名文吏,那文吏则大喊道。

  “下一位!”

  这次上场的是曹操的长公子曹丕…

  而趁着曹丕上台的功夫,人群中有些微微的骚动,越来越多的杀手朝曹操身边逼近!

  贾诩似乎看出了什么,环视周遭,却是一言不发。

  曹操则是把眼眸尽数望向台上,就好像,周围的骚动并没有引起他分毫的在意。

  反倒是,他云淡风轻的笑着低声对贾诩说道。

  “文和?你害怕嘛?”

  贾诩先是一顿,他没想到,曹操会冷不丁的问出这么一句,旋即,他摆摆手,笑着回道:“怎么能不怕呢,只不过是替那些将死之人害怕罢了!”

  这话脱口,“哈哈”曹操直接笑了。

  …

  ——“在下谯沛人曹丕字子桓,特来请蔡总长风评指点!”

  听到曹丕的名字,蔡昭姬精神一震,她唤曹操一声兄长,曹丕那便是她的侄儿,对侄儿品评,多少要顾及些兄长的面子。

  的确,月旦评看的是评人物,评时局,可实际上,评的也是人情世故!

  “原来是子桓公子,幸会,子桓公子是要评字画呢?还是评文章呢?”蔡昭姬问道。

  “可否请蔡总长品评下我这个人…”曹丕朗声道。

  评本人…

  要知道,哪怕是月旦评,敢求评本人的,那往往在坊间有一定的名头,来此月旦评品评也是更有把握!

  否则…“所称如龙之升,所贬如坠于渊”,月旦评上,一个差的品评…

  足够让一个公子声名狼藉,永世不得翻身!

  当然了,品评人物需要更加慎重,往往…需要主持人与对应人物对话一个时辰往上,才能得出结论。

  很明显,素有大志的曹丕做好了准备!

  蔡昭姬当即开口,询问起了曹丕对一些时局的评价、看法,曹丕也算是对答如流,当听到曹丕向往入太学读书时,蔡昭姬微微抬了下眼,似是颇为赞许。

  丕儿有如此表现,倒是让曹操颇为惊讶…

  此间越听越是入迷,可…他身边五步之内已经遍布刺客!

  就在蔡昭姬下一个问题开口时。

  “嗖…”

  只见得四面八方无数短剑朝曹操刺来!

  贾诩脑袋后面长着“眼睛”,当即疾呼。“曹司空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