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

    曹操这边除去必备的守军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七、八万兵马,况且…不只是袁术,曹操与袁术中间还夹着一股不弱的势力——陈国!

    这是曹操下意识的烦恼,可在荀彧看来,若要攻伐袁术…

    可不止是一个陈国的问题,其中最少有三个难点,若然不攻克,那只怕曹操、曹军、朝廷都要被沦为天下的笑柄。

    …

    “陆司农,曹司空。”荀彧主动抛出心头的疑问。“袁术称帝,咱们这边为了匡扶汉室正统,也为了攻伐他的地盘,势必是要讨伐的。”

    “可…若是讨伐,有三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荀彧的脸色变得严肃了起来,语气也是一丝不苟。

    曹操眼眸微眯,他也想到了几个难点,就是不知道是否与荀彧想的一样。

    “荀令君不妨直言。”

    “第一点是袁术的势力。”荀彧如实说道:“最近在江东渐渐闯出名头的小霸王孙策,名义上他可是隶属于袁术的。而且…根据细作来报,袁术最近在酝酿着一门联姻,打算让他袁术的儿子袁耀迎娶吕布的长女吕玲绮!”

    讲到这儿,荀彧顿了一下。“若是曹司空征讨袁术的过程中,吕布再度偷袭兖州,小霸王孙伯符驰援于袁术?那该如何应对?对付一个袁术我军尚且要倾尽全力,再加上个吕布与孙策不好对付呀!”

    此言一出…

    曹操点了点头,这点他也想到了。

    倘若…袁术与吕布成功联姻,再加上孙策的助力,袁术无异于如虎添翼,他曹操纵是行正义之师还真未必一口能吞的下来。

    这种事情…一旦一口没有吞下,那局势可就不一样了。

    换句话说,他曹操手中的天子就不值钱了,到时候,就会有第二个称帝、第三个称帝者,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方略即刻将会瓦解。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儿,曹操不敢有丝毫怠慢。

    念及此处,曹操转头望向陆羽,似乎从他的眼眸中寻觅出点儿什么,只是,陆羽的眼睛波澜不惊,他的样子也很平淡。

    “荀令君不妨继续说,第二个、第三个问题是什么?”陆羽脱口问道。

    霍…

    曹操微微一愣,他有些惊讶,羽儿似乎…太过成竹在胸了吧?他难道已经胸有韬略了么?

    心念于此,他方才想起方才羽儿对袁术的称呼——冢中枯骨。

    呵呵…羽儿这是好大的口气呀,有点意思。

    曹操回过头来,细细的听荀彧接着讲。

    “方才袁术的实力是第一个难题,至于第二个难题,是即便咱们从兖州出兵进攻袁术,可战线势必会拉的极长,许都城距离寿春城不算近,远途行军已经让将士们疲惫不堪,最关键的是中间还夹着一个陈国!”

    “根据可靠的情报,陈国国主刘宠乃是汉室宗亲,手下拥兵十万,而他与袁术的关系亦是格外密切,这是比吕布、孙策更大的隐患,再加上粮食的供给,如今,屯田制实施不足一年,粮食的储备还支撑不了这么远的征伐。”

    荀彧提到的陈国国主刘宠与曹操顾虑的是同一人。

    说起来,刘宠,这位汉室宗亲…在汉末乃是一个极度被低估的人物。

    黄巾起义之际,大环境下,各地的诸侯王纷纷丧失了封地与属下!

    可唯独夹在兖州与豫州之间的陈国安然无恙,究其原因…便是这位陈国国主刘宠善于治兵,骁勇善战,根本没有黄巾军敢去招惹。

    再加上各地百姓纷纷来投,小小的陈国据说百姓超过了六十万人,而兵勇更是有十万之多。

    更有甚者,其后的十八路诸侯讨董,陈国国主刘宠心如明镜,他不参与、不反对,与国相骆俊一合计,就六个字——高筑墙、广积粮!

    时至今日,这陈国几乎是乱世中的一处世外桃源,兵精粮足,骁勇善战…便是“淮南破坏王”袁术不敢得罪,曹操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