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清吏司滇南主事(下)

    “这不可能。”项大幸当即摇头,“滇南本就贫困,人口也少,再加上当地交通闭塞,商路不通,所以无论是农税还是商税,都难有起色,多年来税赋寥寥,别说三十万了,就是二十万都做不到。”

    “真就一点希望都没有?”李凌的脸色愈发难看,盯着他道。

    “你这么关注滇南税收做什么?”项大幸先是疑惑地问了句,随即才猛地反应过来:“你……你不是委以滇南主事了吧?”

    李凌苦笑:“不光如此,而且还被定了个三十多万两的税银要求。”

    “这怎么可能做得到?纵然当地真有丰收,那些好处也全入了地方土官之手,朝廷委派的官员根本就收不到多少税啊……”项大幸一脸担忧地看着他,“真就没有办法推了这差事吗?”

    “你说呢?”

    项大幸低头无言,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朝廷官员又不是市场买卖,哪有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道理?

    不过李凌倒没有完全气馁,而是继续看着他:“其实我想问你的是,就你所知,这些年来滇南最多时曾交了多少税银?”

    “这个我倒真还记得,应该是显隆十八年,滇南交付朝廷的税银达到二十二万两之多,当时的滇南主事还因此在吏部得了个上中的考评,次一年就被提拔……”

    李凌眉毛一挑:“当初是怎么做到的?”

    “我当时也已在户部当差,倒是听人提了一嘴,说是那位主事为了尽快摆脱这个要命的官职所以就定了个比上年翻倍的税款,然后便去和几名滇南的同年求助。结果,当时他的同年中真就有一人是滇南某土官的子嗣,由其出面,才把差事给办成了。

    “不过这也是唯一一次例外,之后多年,滇南就从未有哪一次的税银超过十五万两,所以才被我户部所有主事所畏惧,谁都不想沾这边啊。”

    李凌心思快速转动了起来:“也就是说,其实滇南是可以交出更多税银来的,只是因为某些缘故,才看着如此穷困?”

    “或许吧,到底内情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那你说,要是我去一趟滇南,和那里的官员土著聊聊,能不能让他们帮我这一回呢?”

    “你……你想去滇南?”项大幸更感吃惊,大叫出声,“这也太冒险了,且不提朝廷会不会让你离京半年以上去西南,光是那万里之遥,路途上的凶险,以及当地更为诡谲凶险的环境,就不是你我这样的读书人所能应对的。而且,就算你真运气很好,安然抵达了滇南,真要说服那里的土官人等,怕也是不可能的。当地之人不遵教化,不受王命,怎么可能因为你到一场就上缴多倍的税银呢?”

    这些问题直问得李凌不知如何作答才好,他也是因为骤然遇到难题,才想到了这么个解决之法,至于到底合不合适,却是不好说了。

    “温衷,你可不要胡来啊,此事实在太凶险了。即便差事办不成,咱们最多就受些申斥,就算真因此丢官,也比把命搭上要强!”项大幸继续劝道,他是真关心李凌,生怕对方急切之下干出鲁莽糊涂之举来。

    李凌也有些感动地看了他一眼,这才笑道:“你放心,我可很珍惜自己的性命,没什么能让我不顾自己的安危。你说的是,此事还有的是时间,我可以从长计议,再找别法应对。”

    “那就好。”项大幸这才松了口气,又有些赧然道,“只可惜我能力有限,在此事上实在帮不了你什么……”

    “不,你已经帮了我不少了,至少让我知道最后还有这一步路可走。”李凌却由衷说道,又冲对方一抱拳,这才各自散去。

    就这样,重新有了确切职权的李凌在衙门里无聊坐了半日,到了晚间才回家去。在此期间,他是想得更明白了,边学道这一招既是可以做到名正言顺地处置自己,同时也有着一定的拖延目的。

    因为若是现在对方就揪着某个错处处罚自己,一旦报上去就会被皇帝所知,而之前的事情还没几日呢,皇帝自然不可能任其打击报复了。但是,等过了大半年,早已时过境迁,说不定皇帝都把自己给遗忘了,边侍郎再以如此正当的理由处置自己,便轻而易举,叫人挑不出半点毛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