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有因才有果(下)

    李凌张大了嘴巴,足足半晌都没能反应过来。他前世毕竟只是一个企业里的会计,虽然懂得一些勾心斗角的手段,但从未在官场里混过,是真不知道那些当官的手段有多黑,心思有多细的。

    事实上每一次能在朝中卷起风暴的大争斗的开始往往就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些内情,却不是李凌一个乡野小民所能领会掌握了。

    魏梁随即也是苦笑一声:“其实就是我,也没想到此事会酿成这么大一个争端来。怪不得当时府衙和巡抚大人会想方设法欲把事情遮掩下去,有时官场之上真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因为谁也不知道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会牵扯出多大的波涛来。”

    看着李凌那吃惊的样子,他又起身,拍了拍自己弟子的肩膀:“不过你也别太忧心了,这次的风浪虽然不小,但终究只是有人在借机行事,还不会影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你我。你现在最紧要的还是把乡试考好,若是能考中举人进士,成为朝廷官员,再去费心思这些事情也不迟。”

    “学生明白了,我自今日开始,就会好生在家读书,再不问其他事务了。”

    “唔,去吧。也就只剩两月多些了,而且八月初你就要启程去省城,所以时间越发紧迫,可不能再荒废了。”

    当下李凌再度拱手称是,然后匆匆而去。

    在他和魏知县看来,这场朝中风暴虽然因他而起,但终究不可能有太大的影响到他身上,可事实真如此吗?

    ……

    京城洛阳,本朝左相陆缜才刚回到府中,就有门下亲信求见。

    无奈之下,以近六旬的陆相只能草草抹了把脸,换了身衣裳便在书房见到了这位亲信:“又是衡州那边的事情?”

    “陆相英明,正是为了此事。之前我们不是借此机会把户部的韦恕道给踢了出去吗,可结果那一边也找到机会下手了,却是冲着咱们在礼部的一名郎中而来,说他当初任户部主事时就曾经手此事,然后也是他做主通过的……”

    “哼,他们的反应倒是够快,居然这么快就找准了突破口……”

    “其实下官在意的并不是一个区区礼部郎中,而是怕他们会以此为突破口对陆相您不利啊。毕竟王相那边也一直在找机会攻击您,只要给他们任何一点把柄,就会无休无止地弹劾。”

    陆缜眯眼思忖了半晌,虽然这位的顾虑有些过重了,但自己也确实不得不防,所以在一番思忖后便道:“那就继续从韦恕道身上打开突破口,把水给彻底搅浑了。我想以陛下之圣明,也定不会希望看到朝中真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而攻伐不断的,很快旨意就会下达。王哲那边也应该是怀着相似的目的在行事,事情到今日,也差不多该有个了结了。”

    “卑职明白了,我这就去做安排。”这位官员只略作思索也明白了陆相的意图,忙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而这一打岔,陆相却没心思吃饭了,索性又把案头一直在翻的那本书给抽了出来,重新看了起来,那封面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包公案》!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当今天子也正听人禀报着如今朝中陆王两党官员借黄麻捐一事攻讦不断,短短半个多月间,已有十多名官员相继离任受罚,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这让同样年近六旬的皇帝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在打发那人离开后,扭头冲身后的一名老内侍道:“你觉着此事是不是有些过了?”

    “朝中大事奴婢一个内侍怎敢多嘴……”

    “朕又没有让你拿什么主意,就是让你给个看法,你个老货在朕还想装蠢不成?”皇帝笑骂了一句。

    那老内侍这才赔笑着道:“奴婢只是觉着这样可能会影响了朝中大事,毕竟两方官员总把心思放在怎么抓人把柄上对正事就不可能如以往那么上心了。而且,最近各部官员也有人人自危的意思,尤其是那些未曾拜到两相门下的人,他们是真怕受了牵连没人肯保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