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行宫建设中

    鸿钧老祖说的不多,只是两三句话,但对于能听懂的来说,涵盖的信息量却很大。

    吕清广不属于听不懂的那类,可也不是听懂了的,他听了个半懂不懂。

    听不懂其实好办,不懂就不懂,当耳旁风吹过也好,强行记下等以后有了机缘再来领悟也好,这个事儿都能告一段落。

    听懂了的也同样,明白了也同样翻片儿了。

    麻烦的就是吕清广这种二懂不懂的,说懂了吧,还有很多没有理顺想通的地方;说不懂吧,大方向却是明白的,而且可以细想下去。这样细细去想,反复去琢磨,可就费时间喽!

    鸿钧老祖看吕清广又陷入了长考,没有再坐那儿,似乎是已经判定了吕清广短时间想不完,干脆拍拍屁股起身走人。

    跟来的时候一样的,沿着小溪边的山路,拄着筇杖蹒跚着缓步而行。

    此时是深夜里,丑时,天空黑云低垂,星月无踪,一点儿光亮没有,鸿钧老祖颤颤巍巍地走得跟来时一样敞亮,光线对他来说用处已经不大了。

    慈悲大妖王的一百二十一个分身依旧保持着高度警惕,看着鸿钧老祖的背影融进黑夜,逐渐消失在山坳外。处于尊重,也是怕惹麻烦,慈悲大妖王没敢用灵识跟踪扫描,他那个来回传递东西的分身跟在鸿钧老祖的身后,做出送客的姿态,看鸿钧老祖是不是真的离开。

    鸿钧老祖还真是没有远去,他慢悠悠地走向了工地。

    此刻,翠屏山没有进行大开发,工地就只有一个——哪吒行宫。

    殷夫人没有跟书上写的一样,没有等哪吒一次又一次托梦,更没有逼得哪吒魂魄撒泼威胁搞得跟熊孩子鬼一样,作为穿越者,她知道该做什么,而且她显然是很乐于背着老公做一些事情的,丝毫没有迟疑,直接拔出钱粮,让陈塘关营造处在匠籍名册中精选好手,多派员两倍,让其日夜赶工。

    翠屏山离着陈塘关有四十里路,如果不住在山里,每天光路上时间都不够,而且人也会累死,当然是在这里驻扎下来,把工程做好了人才离开。这个时代是没有活动板房的,也不可能搭建帐篷,没这待遇。匠籍虽说都是手艺人,在凡人里也算是有能耐的,但社会地位却是不高,比士兵差了很多很多。包括提口袋的也是一样,比奴隶等级稍微高一点儿而已。

    给哪吒修这个行宫,是殷夫人指派的,虽然没有进过陈塘关总兵李靖,但却依旧是官方任务,走的是正规渠道,府库出的全套工具设备包括三套牛车。

    一辆牛车拉的是粮食果蔬和炊具,剩下两辆牛车拉着镐头、斧头、锯子、石粘等工具还有麻绳铜钉等材料。

    到了地头,领头的堪舆了一番,然后安排平地的平地,砍树的砍树。

    在山上修庙,不可能从四十里外的陈塘关往这里拉木料,那样不合算,直接伐木是最合理的。

    来的头一天时间,干的活儿不多,主要是砍树搭了一个窝棚,以及垒灶生火埋锅造饭。

    平地的工作倒也进行了一些,但走了四十里,人累得够呛,干活儿进度稍差。

    第二天,晌午前平地的事儿就完结了,开始夯土造台,也就是打地基。

    夜里,在地基中央升起篝火。

    篝火用的是伐木砍下来的树枝树杈,树叶不能少,烟大。

    翠屏山产楠木,三五人合抱的大树满坡都是,五六人合抱不过来的也不在少数。楠木树干笔直,木质细腻坚韧而且抗水泡防虫蛀,是营造建筑的上佳材料。

    选料不是越粗大越好,要合适,太大的反而可能空心,而且太大了也不容易锯,这会儿别说电锯,连钢锯都没有,只有青铜锯,锋利度有限,长度也有限不能锯太粗大的树。

    除了楠木还砍伐了不少竹子,都堆到平好的工地上。

    围着篝火,大家轮番休息。

    没轮上睡觉的就剃树皮、劈竹子,夜里也就干点儿这些零碎活儿,而且这些活儿还特别费工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