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成长 ——入城。

    夜幕降临,明月初升。

    老者上前用手,摸了摸光滑的刀锋。

    “哈哈,七十年了,终于又看到这把大刀了!不错,不错,气势不比当年在汉寿亭侯手中差!”

    关寿亭与老乞丐闻言,心中俱是一惊。关寿亭连忙上前问道:“老前辈是说,你见过在下的祖父?!”

    老者点点头道:“见过,当年我还只是一个孩童!

    当时,正值关将军镇守荆州,我与师祖和父亲路过荆州,要到许昌去。半路上,师祖因见荆州百姓遭受战乱,无钱治病!

    便在荆州停留三月,开设义诊为百姓治病!关将军闻师祖在城内为百姓义诊,便亲自前来拜访。那时,关将军手中拿的,就是这柄青龙偃月刀!

    我年纪尚小,再加上整天被父亲逼着研习医术,看见刀、枪便兴奋无比。但关将军手中的大刀,却比其他兵器更加威风霸气,也算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兵器!”

    “原来如此,前辈师祖真大义,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百姓义诊。”

    “唉!师祖大义,只可惜数月之后,师祖便身死狱中!”老者感叹一声。

    “这……怎么会?还未请教前辈大名!”

    “姓吴名明!不瞒二位,师祖乃是被魏武帝曹操所杀!”

    “为曹操所杀?!莫非……”老乞丐一听,不由猜测到一人。

    “你所想不错,我口中的师祖正是被誉为,建安三神医之一的华佗!而吾父正是师祖的弟子——吴普。”老者缓缓说出往事。

    “这……”

    老乞丐与关寿亭对视一眼,老者则继续说下去。

    “师祖被关入狱中,我与父亲则被撵出许昌。不久之后,便得到师祖身死狱中的消息。我与父亲买通狱卒,替师祖收尸之时,却发现师祖毕生所著的《青囊经》下落不明!

    父亲在师祖死后,消极了好一段时间后,便带着年幼的我隐居在山林之中,专心钻研医术。”

    往事如画,多姿多彩;有黑有白,有苦有甜。令人留恋而又痛苦,伤感而又欢喜。

    “前辈,实在抱歉……”

    关寿亭见提起了老者的伤心事,感到有些内疚。

    老者微微一笑道:“无妨,活在记忆中的人,有的快乐,有的痛苦……

    老头我活了八十余载,这个道理我是懂的!

    你既是关将军的后辈,自当发愤图强,关将军当年也是威震天下的人物!”

    “多谢提点!”

    “嗯!天色不早了,早些休息吧!”

    接下来几天,有了老者的“神药”,伍康的伤迅速痊愈。

    而张丹参也从老者哪里,学到许多东西。当然,张丹参最大的收获:还是医者当实践以准之,见病人以治之!

    而小院的主人,小研则日复一日的上山采药,有时张丹参也会跟其一同前去。几日下来,小院里便充斥着一股股药香味。

    第七天,伍康背上的爪印完全结疤,再也像前方那般疼痛,躺了七天的伍康,也终于可以下床活动。

    几人见伍康伤好的差不多,也不好继续“白吃白喝”下去。

    临行的晚上,张丹参一人坐在院中看着云层中的明月。

    一个人悄悄的来到其身后,随后一双大手附上张丹参双眼,张丹参双眼一黑,只闻身后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

    “猜猜我是谁!”

    张丹参不耐烦道:“你幼稚不幼稚?快拿开!”

    “呦呦呦,你生气了?张丹参,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啊!”

    伍康看着生气的张丹参,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毕竟,张丹参之前可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看着生闷气的张丹参,伍康眼珠一转,又想到一个整人的办法。

    只见伍康一脸欠揍的将脸凑到张丹参耳边道:“丹参兄弟,你生气是不是为了里面哪个姑娘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