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休沐

    司马懿在式乾殿前候了小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一个黄门公公手持拂尘晃到跟前儿,忙堆了一副笑脸出来。

    “禀太傅,陛下有要事在身,可能到午时才回,请太傅先回吧。”

    “有劳公公了。请问,太后今日可在后殿?劳烦公公通禀一声。”

    “太后今日不在这边,回永宁宫休沐了。”那公公神色间也带了丝不耐烦。

    心道这老太傅眼看奔七十岁的人了,不安心在家里歇着养老,没事儿往宫里跑什么?休沐日也不让人好过,净给他们这些下人找事儿忙活。

    “多谢公公相告。”司马懿从袖中掏出帕子,拭了拭额上的汗。

    他打式乾殿出来,顺着御花园,向东北行数百步,又穿过一座浮桥,几个拐绕,到了偏僻处一座宫殿前。

    这里正是郭太后所居的永宁宫。

    郭太后是明帝曹叡在病重之际册立的第二位皇后。行册封礼的次月,明帝即驾崩西去,当年郭后才二十六岁。按照先帝嘱,养子曹芳继位后,尊郭氏为皇太后,赐殿永宁宫。

    由于小皇帝曹芳即位时才七八岁,尚且年幼,需要人在旁随时照顾。作为养子曹芳名正言顺的母亲,郭太后平时便与少帝曹芳同住,暂居在式乾殿后殿,以便随时照顾小皇帝的起居。

    平日里,郭太后多居于式乾殿最深处的后殿。只有逢休沐日,才偶尔才回永宁宫。

    永宁宫在后宫深处,距皇帝日常起居兼处理朝政的式乾殿有些远。

    这座宫殿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虽然外面看起来依旧富丽,但是边侧墙角的一些地方已有些许斑驳剥落的痕迹,尚未来得及补刷新漆。殿旁花草倒是开的茂盛,郁郁葱葱的一片。

    “禀太后娘娘,太傅求见。”

    郭太后刚用过早膳不久,正在饮茶时,一位公公进来禀报。

    近几年,少帝曹芳尚未大婚,后宫少了嫔妃争宠,比前些年清净不少。宫里远没有明帝曹叡在位时的那番热闹,后宫之事再轻省不过。

    明眼人都能看出,小皇帝年幼无知玩心尚重,每日早朝不过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而已,大权都揽在大将军曹爽和他那一帮幕僚手中。曹芳这位名义上的养母郭太后自然更是无所事事,闲居深宫。

    其实,明帝曹叡刚驾崩后的那一两年,曹爽同皇嫂郭太后的关系尚算和睦融洽。

    曹爽有些怜惜郭太后年纪轻轻便要从此枯守深宫,每每进宫面见少帝曹芳时,也经常顺道儿拐去后殿,给郭太后请安,聊聊小皇帝的功课和饮食起居等。

    后来,曹爽身兼数职,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各种事务较以前忙碌许多。另一面,也出于避嫌考虑,二人毕竟是皇嫂和小叔的关系,郭太后又青春守寡,只有二十多岁。

    他身为辅国重臣,和寡嫂走动太频繁了,难免有人在背后说闲话。渐渐的,曹大将军到后殿给太后请安的次数也少了。

    郭太后也颇知进退,除非是逢着重要节日和参加宫中典礼活动,平时都是颇为安分守己地呆在后殿,照顾着小皇帝的饮食起居,别的事甚少抛头露面。

    与热闹的式乾殿相比,永宁宫里芳草萋萋,不免有些冷清。

    “老臣参见太后娘娘,给太后请安。”司马懿行礼道。

    “太傅快请起,这边看坐。今日瞧着气色不错,身子可大好了?”郭太后和颜悦色地道。

    她身着一身典丽的黄色裙衫,上面以金线绣以同色牡丹,发髻上插着一支飞凤钗,保养得宜的脸上薄施一层淡淡脂粉。

    “托陛下和太后洪福,这些日子,老臣在府中得以清闲,静心调养了数日,又蒙太后赐以名贵人参滋补,这把老骨头已经然好多了,明日起,老臣即可上朝议事。”

    “陛下年幼,国事还要仰仗太傅操劳,哀家当真有些过意不去。”郭太后面上带着些许歉意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