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邪

    作为法家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刑名之术探素至如今,早已经成为一门相当广博复杂的学问。

    九类十八科,从视、听、嗅、感,到匿、索、勾、明,共有五经七典,各类秘术无数。可以说前人几乎已经穷尽了每一个时代的刑名之妙。

    但随着修行世界的不断发展,各类道术的不断革新,在时代的沿革之下,它也必然拥有更多的可能。

    而非常明显的是这一部《无邪》,把握了当代的这种可能!

    出身矩地宫,作为法家大宗师昊病已的高徒,卓清如是何等眼界?

    她完全石得出来,这部林氏家传的秘籍,有资格成为刑名一道的又一部经典著作!

    对于一股的修行者来说,它并不提供什么战斗或者修行上的价值。

    对于专研刑名之术的法家门徒来说,它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而对于那些在漫长时光里含恨而去、得不到真相的受害者来说它岂能用价值二字来衡量?

    卓清如退了一步,规规矩矩地持礼道:“我要代表三刑官,感谢侯爷送赠此书。江山不改,玉有其质,它一定能够成为刑名经典。"

    姜望侧过身去,不受此礼,颇为认真地说道:“姜望没有一字之功,不敢领谢。三刑宫若要感谢,便谢著作此书的林况大人、补完此书的乌列大人,以及传承此书的林有邪”2

    他看着卓清如:“这本验尸之书,我一字不漏地抄录了两份,一份留在都城巡检府,还有一份就在你手中我谨代表林有邪,将它送予三刑宫。望世间恶徒,皆能缚以天罗,以法绳之。”

    卓清如忽然间明白了,传闻中并不如何在意排场的姜望,今日为何华服来此。

    正是为了此刻,为了郑重其事的这一句。

    此书定名《有邪》。既是“尸有邪,故验之”,也是“思有邪”。

    以后法家弟子千千万,有读此刑名经典者,皆要记得,这世上曾有一个名为林有邪的捕快,她公心秉义、巡查不法,认真地路过人世间

    “此书必然传世,此名必然不改。"卓清如认真地承诺道。

    姜望只把大袖一展:“如此,我心能安这便告辞。“

    卓清如讶道:“此书干系重大,侯爷就这么放心地交在我手里,不督视一二?“

    姜望道:“昔日姜某之清白,是三刑宫所证。这次无生教之恶行,亦是三刑宫所证。姜望完全相信三刑宫的规矩,也相信卓姑娘对法典的尊重。“

    卓清如握着手里的薄册,又道:“天刑崖上风景独具,武安侯也没有欣赏的心思么?历来无论何等英雄,来这法家圣地,没有会对这里完全不好奇的。毕竟风雨世间多少年,是它一直屹立,始终维护着现世的规矩。所谓规天,矩地,刑人。

    姜望抿了抿唇,只道:“意已尽达,就不叨扰了。“

    说罢,拱了拱手,转身往台阶下走。

    此来天刑崖,盛装华服,拾级登高,至法碑而止。三座法宫,一座未见。法家高徒,见卓清如一人而已。

    只为送一部《无邪》。

    符文钢柱所铸的囚笼中,有一个戴着独眼眼罩的、盘腿而坐的老人。

    他的身周,缠绕着雷电锁链的光影。他的白发,在空中漫无目的的盘旋。

    忽然,他睁开了完好的那只眼晴。眼神中有些莫名的骄做。

    他的声音穿透了四笼:“姓姜的那小子,总算想起来看我了?"

    一个刀刻斧凿的声音回道:“齐国武安侯的确是来了天刑崖。"

    伴随着声音出现在囚笼外的,是一个身披法袍、中年人横样的男子。五官给人的感受非常强硬。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眉心。那里有一枚白色的闪电之纹,神光内蕴,使他更添几分威严。

    在他出现的同时。

    囚笼中雷电锁链的光影已是隐去,独眼老人盘旋空中的白发,也重新贴服地垂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