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空山

    但事情已经应下,如他自己所说,选官非是小事,关乎亿万百姓福社,他不能轻忽。

    去螭潭的路上,他一直在研究南夏总督府对各级官职的要求,以及苏观瀛给他的考官名单。

    他作为主考官,可以决定考题,同时还可以有限度地调整考官名单,可谓大权在握。

    官考第一要义,无非公平。只要抓住了这一点根本,这届官考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若是丢了这一点根本,官考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南夏总督府的公信力会遭受重大打击,严重点说,甚制会动摇齐廷对南疆的统治。

    从这个角度来看,苏观瀛强抓姜望来当这个主考官,可称妙手。

    直接跳出了南疆军政环境的干扰,找到了一个最能执行公平的人选。

    以姜望现今在南疆的巨大影响力,他来做这个主考官,没人不服。而姜望本身并不在南疆任职,也是出了名的专注于修行本身,不必担心他结党营私。再加上姜望往日的良好名声,用起来实在放心。

    作为南夏总督府公开推进的第一次南疆官考,几可视为苏观瀛政柄所在,不知多少人明里暗里想要捣乱,姜望一来,迎刃而解。

    姜望越是琢磨,越是想要对政事堂的这些人敬而远之。跟他们相处,太费脑子,一点都不爽利。

    他现在甚制怀疑,南疆官考的时间,都是苏观瀛看到他之后临时定的。要不然怎么除了一份大范围的考官名单,以及那八个字的官考方针,其它什么准备都没有?说是今天才开始有这个计划,那也太巧合了些。

    《大夏方志》有云:螭潭方七百步,隐于老山,常年积云不去,雷蛇触水。

    是说螭潭藏在老山里,上空总是叠着乌云,雷电偶尔会打到水面上。

    倒是一桩奇景。

    “老山”并不是对山的形容,而是一座山的名字。在贵邑城西方,人迹罕制。

    齐天子封武安侯于螭潭,当然不是仅仅划给他一座古潭让他钓鱼玩。

    姜望的封地包括这座老山在内,也包括了老山附近的九个镇子。

    从户籍册上看,九个镇子加起来,合计有近三十万人,完全可以dú • lì 划作一城了。当然,因为这些镇子都是依老山而立,零零散散,往来不畅,合城并不现实。

    独孤小接手打理此地,所要面临的事务,自是比青羊镇要复杂得多。相应的,手中权柄也膨胀得多—一值得一提的是,青羊镇的亭长之职,独孤小转给了一位后来投奔的周天境修士。该修士踏实勤悬,办事麻利,一早就成了青羊镇的二号人物。制于那位立志炼就神丹的张海,还是以供奉之职,在那里按时点卯,混吃等死。武安侯府就建设在老山脚下,门匾上刻着的全称是“武安侯老山别苑”。

    齐天子专门指派大匠师来夏地督造,精心选址后落成。耗资颇巨,独有匠心。此宅坐山望水,甚是气派。

    府里养了些下人,倒也运转得开,暂时都自南夏总督府支钱。

    姜望这回过来,又带来独孤小管理封地、自是都要另外招人的,此后也要自己出钱。不过这些都是独孤小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等姜望从贵邑城过来,独孤小已经指挥人里里外外的收拾开了。

    她本是个见惯了世情、有城府的,在青羊镇这几年的经营,早已锻炼出来,虽是初来乍到,却一应琐务都处理得顺顺当当,也没什么奴仆不开眼、不顺服的蠢事情。“褚么呢?”姜望进门略转了转,便问道。“跟廉大人进了老山,说是去螭潭看看。独孤小回答道。

    姜望讶道:“他不是挺怕廉雀的么,怎么还跟着走了?”

    独孤小偷笑道:“廉大人喊了一声,他便跟着走了。我看他呀,是不敢跟着去,又不敢不跟着去。”

    姜望也笑了,随手把带着的名单递给独孤小:“苏总督硬摊了我一件差事,叫我主管南疆官考,很是累心。这里是考官名单,你尽快调查一下,挑几个可靠的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