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悬崖边上走刀锋(为盟主YangerSun加更2/3)

    此时对面两军相合,据锡明城而守。

    他作为夏方自前线好不容易抽调回来的将领,要以稳定临武后方的局势为第一战略目的,自不可轻率冒进。

    将齐军定在这里,已是初步完成目标,而若是己方大意之下战败于此,前线很难再抽调哪位大将回头,整个东线战局,或将彻底糜烂!

    不是靳陵没有冒险的勇气,是夏军已经输不起于是一边缓缓前逼,试探敌方虚实,一边遣使急召樊敖。

    重玄遵也因为这只身出城对峙的惊人之举,为己方赢得了时间,得以整顿锡明城防务,真正构建起城防来一这个时候他就必须要感谢重玄胜了。为了最大化地调动降兵力量,以抓俘建功,重玄胜在锡明城真个花了不少心思,把城防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也早就把不安定的因素清除了一遍,使得再接手的重玄遵,轻松许多。

    当然,这也使得他更像是重玄胜的副军了……

    重玄遵声名显赫,又许以重诺,却也极大地巩固了军心。

    如此,他竟也在这锡明城,足足守了四天!

    直到城外的靳陵,得到了会洺府异动的消息……

    在确认另一支齐军早已离开、锡明城其实只有重玄遵之后,又急又怒的靳陵,

    第一时间发起了总攻。

    这四天的艰难过程已不必再赘述。在满城皆为降军,己方只有三千嫡系士卒的情况下,哪怕是重玄遵,也终于是扛不住进攻,引军开西门而走。

    他一直在等齐军突破临武府中部五城,如此锡明之围,不攻自解。但等了四天之后,终是没能等到。

    齐军固然是察觉夏军后方的骚乱,不顾一切突进。夏军也是拼了命地抵抗,不肯稍作让步,以一具具倒在前线的尸体,为后部剜疮留出时间和空间。

    齐军亦勇,夏军亦勇,生死线推进艰难。

    重玄遵只能撤。

    重玄胜未杀降兵,重玄遵亦末行屠杀之事。

    满城降兵,复归于夏。他只带走刘义涛等寥寥数人,并且需要迎接靳陵的衔尾追杀。

    这是一场惨烈的逐杀战。

    三干在攻城战事中得到了足额补充的先锋营,在锡明城防守战中,战死了五百人。

    在这场逐杀战里,很快就死得只剩五百人!

    一方是大齐天骄,名门之后。一方是夏国勋将,积年神临。

    靳陵固然亲身感受到了重玄遵的顽强,感受到这支齐军的精锐。

    重玄遵多次亲身断后,连星轮都碎过两次,也始终无法摆脱靳陵三万大军的围杀,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好在这个时候,临武中部五城防线,终是告破重玄遵带人混迹在后撤的夏军之中,逆潮而上,冒险突破,终于与齐军大部会合。

    而靳陵也不得不退守锡明城,收拢前线溃军,重新构建防线。

    临武府战事,自此正式进入南部七城阶段。

    夏国的十二月,或许要比齐国更冷。

    独坐雾花城城头的重玄遵,好似全然感受不到寒风。

    一袭白衣,依然不染埃尘。

    眸子依然神光深蕴,坚定有力。

    随意往那里一坐,便是一幅水墨图景。

    只是嘴角没了若有若无的笑意,整个人显得异常的冷峻,不可接近。

    他毫无疑问立了大功。

    他在锡明城的殊死奋战,好像在夏人的腹部钉了一颗钉子,使之运动不便,是齐军得以迅速突破临武中部五城的重要原因。

    而后在临武后方游走,多次与夏安国侯交战,率军突出重围,成功回归齐营,

    更是英雄般的壮举!

    闻听此事之齐卒,莫不为之欢呼。

    东线主帅谢淮安,也亲自接见他,予以勉励。功劳簿上,记了重重一笔!

    但此时此刻,他只是在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