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火花

    “程序兼容问题,还得双方协作。”秦锐说道。

    “嗯。”李昊十分赞同。

    操作程序和无人驾驶技术,虽然都是程序,却有不少差别。

    火花集团掌握的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技术,对电动车的作用十分巨大。

    李昊麾下的研发大军,主要攻克对象为材料、机械、软件。

    现在去研发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一时半会难以出成果。

    为了尽快实现收益,赚取更多的研发资金,李昊只得跟国内的企业携手。

    合作达成意向,剩下的问题,交给相关负责人和律师。

    离开火花集团,李昊到处转了转,看了看风景。

    “光学镜片前景可观,既然弄出来相关技术,那就弄个工厂。”

    负责光学材料的研发组,研发出不少性能优异的材料。

    有材料有钱有人有机器设备,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回到工业园的李昊,打开技术库,看了看积累的技术。

    之前无法实现量产的技术,现在量产难度不大。

    一是技术积累够了,二是世上能买到相关物资。

    比如,几十年前的时候,研发蘑菇蛋很难。

    以如今的年代,研发蘑菇蛋并不费力。

    科技一直在进步,各种东西的制造难度,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

    “材料研发组的人,对机械研发组的情况不了解,机械研发组的人,又对材料研发组的情况不熟悉,有必要整合一下现有的技术资源。”

    “换岗实习的好处不少,轮流抽调各组研发人员,进行换岗实习。”

    思前想后的考虑了十几分钟,李昊决定每次抽调五分之一的研发人员换岗。

    召集十五个研发组的组长,简单开了个会,换岗培训的事,就交给那些组长了。

    “材料研发组的人,居然早就研发出这种材料了?”

    “机械研发组的人,能做这种机器设备,要是早知道这事,我们研发出来的材料,去年就能实现量产,按照净利润分成......”

    “软件研发组的人,能够搞定操作程序,亏大了。”

    参与换岗实习的研发人员,又惊又喜又郁闷。

    不到三天,李昊的办公桌上,就多了十几份投产申请。

    兴市理工大学深造了四年的他,早已不是小白。

    无论是材料,还是机械,又或者是软件,他都算得上精通,至少在理论知识储备上,他不比各个研发组的组长差。

    “钱途不错,反正还有五百多亿存款,投了!”

    “钱不够的时候,节省一个月的研发资金,就能增加两三百亿。”

    签字盖章,剩下的事,交给相关人士负责。

    买地建厂,花钱如流水。

    江县没有合适的土地,新厂只得建在别的地方。

    看了看时间,李昊离开厂区,驾车来到水果店。

    “最近这几天在忙什么?”王伟问道。

    “厂里有点事。”李昊说道。

    “什么厂?”王伟问道。

    “就仓库那边的厂。”李昊说道。

    “那些厂都是你的?”王伟若有所思。

    “嗯。”李昊点了点头。

    “牛人,按照网上的推测,那些工厂至少价值几万亿。”王伟佩服道。

    价值几万亿很正常,前后的研发投入,就有五千亿左右。

    冶炼厂、材料厂、芯片厂......电池厂都相当于印钞机。

    冶炼厂量产之后,每年研发投入三百亿左右。

    现在每个月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四百亿了。

    个人账户的存款和飞信余额,李昊都用不完。

    工厂赚到的每一分钱,都被他砸进研发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