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

    尽管地球陆海空力量在火星上得以重组,但为适应火星地表和大气环境而新组建的陆空两大兵种尚在建设和训练中,并没有形成规模性的战斗力。

    为此,具备太空航行、作战及行星登陆的太空军事作战总署被地球联邦军事部给予了厚望,承担了更多的行星防御和太空作战的重任。

    也因为如此,地球联邦的很多战略资源包括新科技和优秀人才都向太空军事作战总署集中和倾斜,其在事实上已经成了地球武装力量的主要军事单元。

    位高权重的太空军事作战总署总署长拥有较大空间的人事任免权和调集一定规模军事力量的权限。

    在特定情况下,总署长可以不经军事部批准任命数名中校以下级军官和调集一支中型星际舰队的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地球武装力量构成中,除了地球联邦军事部,还有联邦星际武装力量参谋总长一职,级别上它与军事部是并行的dú • lì 军事单元,设立它的初衷是为了开展“使命探索”计划。

    该部门成立后,所有参与该计划的军事力量均由联邦星际武装力量参谋总长指挥和调度,第一任参谋总长由远航舰队总司令威廉·斯内特兼任,即将启航的“家园探索”就在其分管之下。

    可随着远航舰队的长时间失联以及“使命探索”计划的最终失败,参谋总长一职由继任者凯得·布里奇担任。

    他的走马上任被认为是对“使命探索”计划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后续探索新的宜居行星而展开的可行性探讨和所进行的筹备工作。

    全面战争失败后,参谋总长凯得·布里奇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加之新的探索新的宜居行星的计划尚未启动,这也在事实上宣告了该部门陷入了无限期的停摆之中。

    此情况一直持续到“家园探索”的正式开启,联邦星际武装力量参谋总长一职也顺理成章地由新上任的“家园探索”计划的总负责人刘翰洋兼任。

    “家园探索”计划虽然是举全人类之力而进行的新的一次星际远航,但在规模上已不复当年“使命探索”计划的规模和豪气,其总负责人联邦星际武装力量参谋总长无论是在权力上,还是影响力上都远不如太空军事作战总署总署长一职。

    毕竟,太空军事作战总署是扞卫火星领地安全和防御泰伯星人军事力量的核心,在人类尚未找到新的宜居星球的情况下,该部门承担着保卫和延续人类文明火种和希望的重任。

    资源将全力唯其所调配、集中。

    刘翰洋正是看重此权力才答应与卢智青互换位置,如此,在复活周芸的这件事上,他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他想做的任何事。

    再无羁绊。

    新上任的刘翰洋很快便尝到了该职位为其复活周芸所带来的便利和无与伦比的权力效应。

    当他下令制造一种方便收集烟雾的大型气体收集飞船时,下属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更没有人提出任何质疑。

    既就是他的上级部门---地球联邦军事部也没有过问此事。

    作为一线战斗部门的太空军事作战总署,它是没有任何制造能力的,所有的星际舰船均由地球联邦军事部审核后下发给相应的制造部门,出厂后予以交付。

    三艘大型气体收集飞船自刘翰洋提交申请后只过了短短的一个月便成功交付,这让刘翰洋多少有些惊讶。

    因为在对大型气体收集飞船的设计要求上,刘翰洋提出了相当苛刻的技术指标,即该型飞船能够智能探测并收集由于爆炸等原因被气化的人体组织所产生的烟雾。

    也就是说,任何非生命体气化后所产生的烟雾必须被排除在外,非人类身体组织气化后所产生的烟雾也不在此范围内。

    刘翰洋的要求其难度简直让人难以接受。

    他不知道的是,卢智青在此起到了关键作用,他默默地帮助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