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

    “这是主公(北条氏纲)制定的计谋,贫僧又怎敢居功?论阴谋,贫僧还有些手段。但若是这堂堂正正的阳谋,贫僧便差主公许多,只能从旁协助了。”北条幻庵倒是谦虚,把自己的功劳推得干干净净。

    “我们在河东地区的忍者也发来了奏报,确认了今川宗家又大量军队靠近。”逊谢后,北条幻庵继续谈起了正事,“今川家戒备森严,我们也没办法探得具体人数,但估计也在7000人上下了。”

    “7000吗…那几乎全骏河的兵力都去了啊…”今川良真倒吸了一口凉气,“果然大张旗鼓地往远江的大军全是疑兵,暗地里全趁夜调回去了。太原雪斋这老和尚好是厉害,好一招声西击东。一方面用吓阻我不敢进军、只敢老实固守远江;另一方面麻痹北条家不设防,他们则趁我们远江不敢动作、他们后顾无忧之计,突袭河东,一举把河东拿回。”

    “机关算尽太聪明啊……只是这种阴谋,一旦被看穿就是死路一条。”北条幻庵缓缓地起身,抖了抖身上的袈裟,“既然计谋已成,贫僧也要回相模,准备协助家督殿下应敌了。烦请殿下您派一位亲信随贫僧回去,共同商讨之后的对策。”

    “自当如此。”今川良真立刻点头应下,对自己身后的桃三郎吩咐道,“桃三郎,你亲自去。”

    “那殿下,之后远江今川家应该干什么,想必您也心中有数吧。”临走前,北条幻庵回过头来,向今川良真嘱咐道。

    “那是自然,请幻庵大师和北条家放心。”今川良真冷笑一声,透过天守阁的窗户看向东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既然今川义元不把我放在眼里,指望靠疑兵吓住我,自己把主力都调去河东——那就别怪我从他背后一口吞下东部远江了。”

    ·

    天文五年(1536)9月25日夜,早已集结多时的今川良真军趁夜向东进发。远江的今川家势力与三河等地的援军加在一起,总军势达到了7000人至多。

    “现在今川宗家能动员的总兵力也不过9000人左右,如果有7000在富士川畔的话,远江和西骏河最多只剩2000人。”今川良真轻声盘算着敌方的总兵力。

    “殿下,即便只有2000人,我们仓促间也难以取得太多进展。”堀越贞基在远江多年,自然熟悉远江局势,对今川良真劝谏道:

    “朝比奈家的挂川城乃远江要冲,想去骏河就必须先打下挂川。可是挂川城易守难攻,乃是远江数一数二的坚城。城南紧贴逆川,城西北两里外则是仓真川,城西有名为‘大池’的湖泊,逆川之南更是有名为‘思惟之森’的大片森林,易于攻城布阵的开阔地有限。而挂川城东北的大山子角山是挂川周围的最高点,仓真川北岸的和光山同样利于驻军。一旦朝比奈家在此布下两军,与挂川城互城掎角之势,坚守待援,我们就难有作为。”

    “没事,我们又不求直接攻下挂川城。”今川良真熟知今川家的历史,自然明白挂川城的险要。在他的前世,今川义元死后数年,武田信玄便撕毁了与今川家的盟约,和德川家约定共同夹击今川家。腹背受敌下,今川家的抵抗土崩瓦解,最后只剩下朝比奈家驻守的挂川城,今川氏真本人也逃入其中。然而就是这一座孤立无援的挂川城,却足足抵抗了半年之久,逼得德川家最终选择与今川家议和,放今川家的家臣团逃亡相模北条。

    “那殿下的意思是……”堀越贞基猜不透今川良真心里所想。

    “围点打援。”今川良真淡淡地吐出了他的计划,“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我们围住挂川城后,佯装攻城,实则派兵占领堀越殿下您刚才说的那些要害之地。挂川城被围,今川家其他在远江的家臣肯定要来支援,我们就先把濑名家、松井家、小笠原家、新野家的援军各个击破,有限杀伤他们的有生力量。等到他们再也没有机动兵力可用,我们再逐一攻取远江各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