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

    大哥一直没有忘记他,一直惦念着他,还一直有去看他。

    “为什么要隐瞒身份呢…为什么不肯告诉我呢…”

    他飞快地把日记翻到了最后一页,想看看今川氏辉在人生最后时刻写了什么,却发现日记只定格在了天文五年(1536)2月13日,他出发去小田原城做客的前一天。

    ·

    嗟呼,天下动荡,东国纷乱,置身其中如履薄冰。今日小康之家,明日便可妻离子散。今日昌盛之族,来年或将万劫不复。家严已逝,今川家重担皆在吾一人之肩。三河之西有尾张之虎,其目眈眈;骏河之北有甲斐悍军,犹如心上悬剑;关东北条虽为多年秦晋,却是野心勃勃,不可不防。结盟只图利,若今川势弱而无用,北条岂有坐视之理?如今之际,唯有频繁造访,与之固好。

    重担在肩,非夜以继日不可以成。然吾托此病体,十天七恙,久坐便不支,劳累亦难忍,如何护今川家周全?氏辉愧对家严,愧对祖宗,愧对今川家上下。吾日夜祈福,唯愿后继者身体安泰、精明强干。但吾膝下无后,彦五郎亦是如此,而其久病更甚于我。若吾二人不幸,家族之责便只可托付吾弟承芳。

    承芳虽天赋异禀,却自幼不喜政务,性灵洒脱不羁,当寄情于花鸟风月为上,不失为一代文人骚客。若其不生在武家,该是何等善事?只叹家中无人,来日重担落其身恐不可免,哀哉。望其不似愚兄这般孱弱无能,代吾护佑今川。

    拜托。

    拜托。

    承芳,愚兄愧对于你啊。

    不觉之间,竟书数百字诉苦衷,何有武家男儿之相?令人不齿。然情难自禁,不吐不快。吾弟承芳,愿你安好,千万珍重。待吾从相州归来之际,再往善德寺托汝为愚兄祈福。

    ·

    滚烫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竭尽全力方才忍住。亡兄叮咛在心间萦绕,可却已无缘再见,痛心至极。更痛心的是,兄长在时,自己从未知晓其思念之情,一次感谢之语都未曾说过。

    要我代大哥你……守护今川家…

    我……

    今川氏元不忍再看下去,草草把日记合上放在一边,却又在那箱中发现几封文书。打开一看,全是太原雪斋给今川氏辉的回信。最后一封,也是在今年二月回的,很简短,没有太多客套。

    ·

    拝启

    殿下可曾安好?平日疏于问候,乃贫僧之责,望殿下恕罪。今日得殿下书信,贫僧荣幸之至。然书中所言之事,还请容贫僧拒绝。殿下礼贤下士,数次邀贫僧回今川馆任家宰、主领家中军政,可贫僧却未能体察恩宠、感激涕零,实在惭愧,该死该死。一是贫僧才疏学浅,恐难当此任。二是骏东危机重重,仍需贫僧坐镇善德寺。

    三是承芳尚幼,虽有一身浩然正气,但仍不晓人情世故、世间险恶,贫僧放心不下。是贫僧教诲不当,只授其光明正道,而对旁门左道避之不及。但承芳本性纯良,谦善之至,羽翼晶莹如雪,实在不忍以污血玷之。贫僧任性,便一再护其安住寺中,与俗世污秽隔绝。唯恐离他而去后,承芳遭他人暗算陷害,故不敢寸步相离。贫僧斗胆,还请殿下再收回成命。家宰之职,可托冷泉大师。望殿下体察贫僧之愿,留贫僧在善德寺看护承芳。

    敬具

    雪斋

    ·

    这一次,今川氏元再也忍耐不住,泪水决堤而出,心防也悄然垮塌,泣不成声。

    这老爷子…平日里不是说着什么自己有野心抱负,不是说着什么想回今川家里担任要职、一展宏图吗?怎么大哥邀请他回去当家宰还不去?还拒绝?信上说着什么是为了保护我……鬼话,谁会信啊……

    切…

    今川氏元拉开门,快步向太原雪斋的房间走去。夜已深了,可房间里仍亮着灯,隐隐能听见笔墨之声和太原雪斋疲倦的哈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