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检验

    “你们的无人机在探测搜索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在记录飞过区域的相关信息,并同步传回后方进行区域场景还原了吗?”赵鸿哲赵老看着屏幕中的三维结构图忍不住冲着他惊讶道。

    这项技术其实并不新鲜,因为现在的民用航拍无人机也能做到。其实也就是三维成像和三维扫描技术,只不过被吴浩他们整合到了这款无人机上面。

    无人机上面装备的雷达,激光距离等相关传感器原本是为了帮助无人机探测飞行空域躲避障碍设计的。

    后来研发团队利用这项技术逆向思维,将雷达,激光距离等相关传感器探测到的障碍物数据传输回来,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合成,从而就得到了这张三维扫描结构场景图。

    具体的原理有点像市面上的3D扫描仪,只不过吴浩他们的这项技术远比3D扫描仪要复杂的多。

    别的不说,如此庞大的扫描数据,能在短时间内进行精准运算成像,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很多高新技术。

    吴浩点头解释道:“我们也是想要充分的发挥它的潜力,从而让它能够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贻,现在战争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想要战胜对方,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对方。

    虽然我们的目标是想让这款无人机替代步兵在这些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但很多情形下这款无人机也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性能。

    所以我们增加了这项战场扫描立体成像技术,就是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给我们士兵们捕获足够的信息。即便是无人机无法进行攻击,战士们依然可以根据侦查扫描出来的立体地形图进行分析,准备作战。”

    “这很好嘛,我看你们这款无人机不但能运用到战场,也能运用到平常的反恐作战之中。”

    “通常在反恐作战中,空不分子往往会挟持人质躲藏在像这样的大楼等复杂环境之内。

    因为人质的关系,我们不可能肆无忌惮的发起强攻,必须要以人质的生命安全为主。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伤及人质,导致行动失败。

    所以对于这类复杂地形内的具体信息捕获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了空不分子藏身地区的环境,以及他们的具体位置。我们才能发起针对性的行动,从而保证我们行动的万无一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