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向东行·桃源(二)

    周隐点点头,道:“我们也不能白吃白住,不如等兄长要去打渔的时候,带上我?”

    “行啊!兄弟要是想去就和我一起!”任澄笑着答应下来。

    瞿归云看了周隐一眼,又把目光移到任澄身上:“那我和嫂子去市上。”

    “行行行,这几天绣品卖的正好呢,我还要把一些压箱底的花样拿出来,要入春了,姑娘们喜欢这些。”任氏刚刚说完,又道:“不过今天我们要先去绣坊,昨个儿落下些活计。姑娘会不会女红啊?”

    瞿归云点点头,道:“会些,小时候和……和家里的大人学过。”

    任氏点点头,道:“等到你俩成亲,你还能给衣裳画个花样。”

    瞿归云一愣,刚要推托,周隐立刻接话:“那真是谢谢嫂子了。”

    瞿归云看了一眼周隐,脸立刻泛起一层绯红,伸手捂了捂,才把烫劲儿冰下去。

    吃了饭后,几个人就出发了。

    岸上能看见一望无际的大海,蔚蓝的浪,在岸边澎湃着炫耀舞姿,乘风破浪的水手推着自己的芥舟,冲向那高大的浪潮,和大海和风的力量对抗。

    他们要去大海中央,去打捞最值钱、最鲜美的鱼。那里的风最大,浪最汹涌。

    绚烂的危险里,有最诱人的财富。

    周隐看着那些屹立在船头的男人,他们的身躯或矮或高,或胖或瘦,皮肤被太阳晒的黝黑,汗珠在冬末初春的风里慢慢汇聚,那不是因为怕,而是对即将到来的成功而难以抑制的兴奋。

    朝着大海前去,不是征服,而是对峙。用多一点再多一点的勇气,和胆魄,跟大海换来些生机和腹欲的满足。

    他们也一样,和沧海镇那里的渔民一样,世世代代遵守着大海的规矩,稀有的鱼儿从不下肚,可怜的鱼仔,会从他们的手心,回到大海的怀抱。

    也正因为如此,懂得节制的人日子快活长久,贪得无厌的,则在一时的奢靡里陷入地狱。

    但这样的场景,让周隐想起一个人——瞿广。

    那个第一个下海的人类。

    “这就是昨日来的客人吗?”有正在整理渔网的渔民,笑着跟周隐以及任澄打招呼。

    任澄满面笑意的应和,接着就听见又有渔民说话:“这是陆上的人吧?!”

    周隐点点头,把持住自己的胳膊,才没有行礼:“啊……我是陆上大瞿南恒国人。”

    “看长得多俊俏,没干过什么活吧?”那人笑着打趣。

    任澄拍拍那人的肩膀,道:“这不就来干了嘛。”

    说罢,他就一步跨上了一只看着还挺大的渔船,伸手拉着周隐上去了。船上还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听任澄说,这是他舅舅和表弟,他们是在同一条船上一起出海的。任澄和他堂弟任启兰负责撒网收网,任老则负责船只航行。

    周隐张望着眼前的大海,随着扬帆离岸,广大的沧海就映入眼帘了。

    他们的船走了很久,周隐发现,明明已经到了那座山的地方,却依然是一片空旷。

    任澄扶着船舷,看着远处。风把他们的衣服吹的胡乱飞扬,强烈的海风里,人哪怕说几句话,也会被噎着。风很冷,人的衣服显得是那样的单薄。

    任澄问周隐冷不冷,周隐摇摇头,说了句“不要紧”,都还吞了一大口风。

    快到昨天撒网的地方了,船的航行速度就渐渐慢了下来。

    任澄和任启兰拉住浮漂,一挣,渔网就“哗”的收了起来。周隐立刻上前一起拉住。偌大的渔网兜着海水,少说要有百斤重。

    三个年轻人一个劲儿的往船上扯网。网眼上的海水和海鱼,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和人们额头上沁出来的汗水一样的剔透。

    “今天的鱼要多啊!怎么这样沉!”任启兰累的喘不过气,但脸上高兴的笑容,是遮不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