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周转祸

    这个良妃真的是个道迷,外在的,也格外细致。宫里的人都知道惊月宫是对称美最足的,而这主人,也极其对称。

    衣服,发髻,发饰,都必须两边一样。

    与之前提到的一样,对称意味着方圆规矩,意味着道,意味着道的正,道的硬,道的教条。

    她还在努力,从外而内,用那些条条框框规范行为,成为一个天道之人。

    “那是明太妃的东西,良妃曾跟着明太妃学道,比起长歌殿,那些书更应该去惊月宫。”雀姑不动声色。

    “那可真是谢谢雀姑。”良妃笑弯了眼睛,那双眼睛里有莲花,就如邢王后的眼睛。

    只不过良妃的,没有邢王后的浓厚。

    良妃究竟是谁?

    她叫郑之清,是郑之省的妹妹,郑韬的女儿。门下省由郑家紧握第一把椅子。

    近期,朝内也觉着要立新后,一群老头青年人围在一起,八卦着能推谁好。

    这皇后之位,母仪天下是一,这最重要的,当是势力。

    她家世如何,是哪个王子者流,可有一方势力,树立起来之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最终,还是许多人推举了良妃。

    她本身性情敦厚淑雅,又通晓道术,是个知礼知规的贤姝,况且其家中显赫并未亚于白家多少,也可借此机会,压住白家势气。

    这自然是齐怀珍的走狗们心中所想。

    而齐怀珍的意思呢?

    他并不是很愿意树立郑家之旗帜。朝内已经有了白家和齐家,白家跟定了太子,齐怀珍自蔚帝上位前就跟着印川王,蔚帝登基后,就两边谄媚。

    如今再来个郑家,还要争个什么吗?

    拉拢?

    朝内多方官吏推选郑家,若是按捺不住,便去拉拢。

    齐怀珍的学生路云恪,星夜从政事台赶到了印川王府。

    路云恪身在太学博士之位,到哪里倒是不受人太多注意。

    路云恪告知印川王:

    右相之意是拉拢。

    弘显王与印川王从小交好,与瞿归霜三人一同长大。印川王虽小肚鸡肠,但果断有谋,有些君王之相。在众多皇子里,能够没被分封出去而留在沧元宫城,也算是有些本领。

    弘显王也不例外。

    弘显王更有些什么品质呢?其实印川王大多的点子,都有瞿钟显的成分。他不如这个瞿钟显沉闷的人肠子花手腕辣,有时还容易娇纵,若不是齐怀珍旁边提点,他也可能会步别的被贬到荒芒野道的皇子的后尘。

    瞿钟显贡献最多的,可能就是点子。瞿钟川很是信任他。

    于是,在告知给瞿钟显齐怀珍的意思后,就听从了瞿钟显的法子,印川王进宫拜会良妃。

    不过印川王的意思,是自己去之前,叫弘显王先去一趟,目的就是避嫌。

    这倒不是他和瞿归霜见面的时候了,从未想过什么嫌,可避。

    印川王走进惊月宫的时候,就看到良妃盘坐在道像前,如同飘在半空中一样,看着是如此自然,如此轻松。

    “殿下。”总管侍女孟瑜与其行礼。

    礼罢,孟瑜走到良妃跟前,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这才算是苏醒过来。

    “我以为良妃能听见臣弟脚步声。”印川王朝着良妃行礼。

    良妃低低头,然后往案后走:“冥思时心静。”

    “心静不听足音吗?”印川王笑着与她相继入席。

    “修道者,心静为闻天语,而非人足。”

    印川王无法接下去这句话,就话锋一转,提起弘显王:“阿显最近可是来惊月宫了?想着那日皇后灵前,您哭的很伤心,就估摸着来探望一下。”

    就见孟瑜看了一眼良妃,见她默不作声,自己就再次低下了头。

    “对了。郑给事中在朝内驳言如弦,从不松懈,今日朝堂上左相又故事重提,讲轻徭薄赋,说着,殿外乌月关前急报就来,说西越陈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